起就当惯了风云人物,自然也见识过各色狂热追捧。
上心的时候惊天动地,忘生忘死,捧得她就像不染凡尘的女神。变心的时候翻脸无情,退避三舍,他们的热情和心力永远追随在想象里,至于实际的季云扬是什么样的呢?没人在乎!
现实太苦,总要找个出口去放纵、去幻想、去依托,谁不愿意做梦呢?
季云扬不介意出现在别人的梦里,但身边的人不行。她有弱点、有情绪、脾气暴躁、偶尔偏执,这些她都知道,但这些也都是她的一部分,这就是她。对身边人她不屑于伪装,也不想让她们心存幻想。
自出生懂事以来,她向来理性,信奉有来有往,事有其因,必成其果。她愿意别人有所图便有所为,也希望别人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不会不求回报的乱发善心,也不想平白得别人的好处占别人的人情。
她自然知道世上有一类人天生心思纯善,愿以善小而为之。她也相信沈天琪确乎是这样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感的姑娘,见不得自己时聋常瞎的过邋遢日子。
但是别人的善良并不是恃弱放纵的资本,她没理由心安理得的这么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和无助,但这本该各自承担。照顾起居已是尽职,多余的关心她不能收,她向来不愿欠别人的情。
她自忖那日的话并不过分,她的本意是让沈天琪将她只当做一个普通的行动不便的人看待,既不是喜欢多年的偶像更不是相交过密的朋友。不用特意帮她做什么,也不必为她舍弃什么,她并不是特殊的某一个人。
可这话大概是听起来像是在生硬的划清界限,虽然她未必没有这么想。
季云扬的手无意识的在鱼缸里滑来滑去,缸里那些红红黑黑的漂亮金鱼便一个个冒出头来啃她的指头,在水面上划出点点彩色的涟漪,透明鱼缸玲珑剔透,闪出一片如梦似幻的光影。
沈天琪挂完最后一个小灯笼,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她跟季云扬毕竟身份有别,还没熟悉到能争执冷战的份上。可那日的一番话后,两人的确隐隐有了互不打扰的意思,趁着年节的嘈杂,显得公寓里愈发安静了。
总不能到除夕团圆饭桌上,围炉守岁的时候还互不打扰吧?同一张桌子,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你带着耳机听歌剧,我带着耳机看春晚,生生将两个人的除夕夜过出一对孤家寡人的味道,沈天琪想想就觉得难以接受。
得有个什么时机戳破目前这种尴尬的相处模式,明明好像也没做什么错事,沈天琪也不知道自己的心虚是哪来的。
她好几次都想借口有个什么事情,找季云扬闲聊俩句,话说着说着不就说开了嘛。可也不知怎么回事,自从病后清闲了许久的季云扬这两天里电话尤其的多,每次刚想提起什么话头就被电话打断,总是错失时机。
眼看到了半下午,沈天琪调好了韭菜虾仁的饺子馅,没做那些油腻量大的硬菜,却翻出了电锅,煮了一锅麻辣鲜香的火锅底汤来。
冰箱里食材不少,费劲食材她又做不出来,窗外寒风凌冽,屋里吃上热乎滚烫的涮锅,人暖心暖,再好不过。最重要的是到时候在一个锅里捞菜吃肉,肚饱三分便该打开了话匣子,她倒要问问季云扬这两天生的什么气。
季云扬爱吃辣,这是她早就发现的,正好沈天琪对辣椒也是情有独钟,两个住在一起的人在口腹之欲上倒是十分默契。
转眼到了晚上,红亮沸腾的红油锅子被妥当的放在了中央,为了防止季云扬烫伤,各类青菜肉品按需排好,一溜溜整齐码在沈天琪的手边。
到底是除夕夜,季云扬将手机关机,这才逐渐有了点一年到头的实感来。电视里吱吱呀呀放着喜庆的调子,她站着愣了两秒,摸索着扒出一瓶年份尚可的红酒来,忘了是谁带到这的。
沈天琪几步跨过去帮忙,将酒醒上,又找出小碗调了两份麻酱出来,就见季云扬微微支着手肘姿态闲适的等着,听到她的声音,面上甚至隐约显出些愉悦来。
酒在杯子里碰撞出宝石般的光泽,时蔬鲜肉也开始在汤锅里沉沉浮浮。这一刻是一年余烬也是新年伊始,是循环罔替也是前路初开,似乎还不错,也似乎还有未尽之意。
季云扬摇摇手里的酒,“今天就是除夕了,幸好还有你陪我过年,天琪,新年快乐呀!”
她痛快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也顾不上有几滴顺着嘴角滑了下来。这会儿看着是真的心情愉悦,倒像个高高兴兴过年的样子。
沈天琪赶紧也将杯中酒饮尽,罢了罢了,学姐高兴就好,沈天琪再也顾不上她和季云扬之前小小的不愉快,肯定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惹学姐生气了。一顿火锅没有吃的滔滔不绝,到底也是开心圆满。
饭后守岁,桌上摆了瓜子花生以及各色坚果零食,季云扬也放弃了这几日饭后回自己卧房的习惯,两个人就这么和谐的挤在沙发上。
电视机热热闹闹的放着春晚,两个人像是在听在看,也像是注意力根本没在上面。
她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喝了点酒的缘故,沈天琪自认识季云扬以来还没从她嘴里听到过这么多的话,即便如此季云扬也是问得多说的少。
沈天琪十分珍惜这个难得亲近的机会,绝对是有问必答,半个晚上下来,简直要将自己的老底交代出去。
上心的时候惊天动地,忘生忘死,捧得她就像不染凡尘的女神。变心的时候翻脸无情,退避三舍,他们的热情和心力永远追随在想象里,至于实际的季云扬是什么样的呢?没人在乎!
现实太苦,总要找个出口去放纵、去幻想、去依托,谁不愿意做梦呢?
季云扬不介意出现在别人的梦里,但身边的人不行。她有弱点、有情绪、脾气暴躁、偶尔偏执,这些她都知道,但这些也都是她的一部分,这就是她。对身边人她不屑于伪装,也不想让她们心存幻想。
自出生懂事以来,她向来理性,信奉有来有往,事有其因,必成其果。她愿意别人有所图便有所为,也希望别人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不会不求回报的乱发善心,也不想平白得别人的好处占别人的人情。
她自然知道世上有一类人天生心思纯善,愿以善小而为之。她也相信沈天琪确乎是这样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感的姑娘,见不得自己时聋常瞎的过邋遢日子。
但是别人的善良并不是恃弱放纵的资本,她没理由心安理得的这么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和无助,但这本该各自承担。照顾起居已是尽职,多余的关心她不能收,她向来不愿欠别人的情。
她自忖那日的话并不过分,她的本意是让沈天琪将她只当做一个普通的行动不便的人看待,既不是喜欢多年的偶像更不是相交过密的朋友。不用特意帮她做什么,也不必为她舍弃什么,她并不是特殊的某一个人。
可这话大概是听起来像是在生硬的划清界限,虽然她未必没有这么想。
季云扬的手无意识的在鱼缸里滑来滑去,缸里那些红红黑黑的漂亮金鱼便一个个冒出头来啃她的指头,在水面上划出点点彩色的涟漪,透明鱼缸玲珑剔透,闪出一片如梦似幻的光影。
沈天琪挂完最后一个小灯笼,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她跟季云扬毕竟身份有别,还没熟悉到能争执冷战的份上。可那日的一番话后,两人的确隐隐有了互不打扰的意思,趁着年节的嘈杂,显得公寓里愈发安静了。
总不能到除夕团圆饭桌上,围炉守岁的时候还互不打扰吧?同一张桌子,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你带着耳机听歌剧,我带着耳机看春晚,生生将两个人的除夕夜过出一对孤家寡人的味道,沈天琪想想就觉得难以接受。
得有个什么时机戳破目前这种尴尬的相处模式,明明好像也没做什么错事,沈天琪也不知道自己的心虚是哪来的。
她好几次都想借口有个什么事情,找季云扬闲聊俩句,话说着说着不就说开了嘛。可也不知怎么回事,自从病后清闲了许久的季云扬这两天里电话尤其的多,每次刚想提起什么话头就被电话打断,总是错失时机。
眼看到了半下午,沈天琪调好了韭菜虾仁的饺子馅,没做那些油腻量大的硬菜,却翻出了电锅,煮了一锅麻辣鲜香的火锅底汤来。
冰箱里食材不少,费劲食材她又做不出来,窗外寒风凌冽,屋里吃上热乎滚烫的涮锅,人暖心暖,再好不过。最重要的是到时候在一个锅里捞菜吃肉,肚饱三分便该打开了话匣子,她倒要问问季云扬这两天生的什么气。
季云扬爱吃辣,这是她早就发现的,正好沈天琪对辣椒也是情有独钟,两个住在一起的人在口腹之欲上倒是十分默契。
转眼到了晚上,红亮沸腾的红油锅子被妥当的放在了中央,为了防止季云扬烫伤,各类青菜肉品按需排好,一溜溜整齐码在沈天琪的手边。
到底是除夕夜,季云扬将手机关机,这才逐渐有了点一年到头的实感来。电视里吱吱呀呀放着喜庆的调子,她站着愣了两秒,摸索着扒出一瓶年份尚可的红酒来,忘了是谁带到这的。
沈天琪几步跨过去帮忙,将酒醒上,又找出小碗调了两份麻酱出来,就见季云扬微微支着手肘姿态闲适的等着,听到她的声音,面上甚至隐约显出些愉悦来。
酒在杯子里碰撞出宝石般的光泽,时蔬鲜肉也开始在汤锅里沉沉浮浮。这一刻是一年余烬也是新年伊始,是循环罔替也是前路初开,似乎还不错,也似乎还有未尽之意。
季云扬摇摇手里的酒,“今天就是除夕了,幸好还有你陪我过年,天琪,新年快乐呀!”
她痛快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也顾不上有几滴顺着嘴角滑了下来。这会儿看着是真的心情愉悦,倒像个高高兴兴过年的样子。
沈天琪赶紧也将杯中酒饮尽,罢了罢了,学姐高兴就好,沈天琪再也顾不上她和季云扬之前小小的不愉快,肯定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惹学姐生气了。一顿火锅没有吃的滔滔不绝,到底也是开心圆满。
饭后守岁,桌上摆了瓜子花生以及各色坚果零食,季云扬也放弃了这几日饭后回自己卧房的习惯,两个人就这么和谐的挤在沙发上。
电视机热热闹闹的放着春晚,两个人像是在听在看,也像是注意力根本没在上面。
她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喝了点酒的缘故,沈天琪自认识季云扬以来还没从她嘴里听到过这么多的话,即便如此季云扬也是问得多说的少。
沈天琪十分珍惜这个难得亲近的机会,绝对是有问必答,半个晚上下来,简直要将自己的老底交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