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陌阡忙唤了一声。
火凤引颈长啸,尾羽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扶摇直上飞越太白天池。
商烨御剑飞行,最后悬停在长安城上空,他什么也没做,垂手静静地看着城中的百姓,待火凤追来,他才缓缓转身,抬手指了指长安,一字一句道:“我于南海修成正果后便归于凡尘,辅助在位者治理天下,兢兢业业几百年,长安城今日的繁盛是我一手缔造的,楚文王时期的国都鄢城根本不及如今之长安城半分,你说说,这天下到底是谁的?谁才是天下正主?是谁给了天下百姓如此的繁华盛世?”
“从古至今,单单凭借盛世繁华程度来讲,我黎墨一族才是天下正主,我只是拿回从千年前便属于我们的东西,我有错么?”
“商烨!”白陌阡再也忍不下去了,他上前一步出声打断,“繁华盛世不是由单个的人或者氏族缔造的,它是天下苍生一起创造的结果,没有黎墨一族,没有楚文王,这个社会照样会朝前发展。诸侯六国为何到最后一统天下的是楚国,楚王朝风云千年为何会倾覆,你好好看看这到底是为什么!”
白陌阡左脚点在火凤背上,一个纵身跃起,排山倒海的灵力席卷而来,刺目的金光将天地笼罩,他的发冠被灵力冲散,身上的白色衣袍猎猎作响,原本并拢在一起的双掌缓缓向两边拉开,一道金色阵法旋转升腾着在他面前成形。
黎绍眼眸闪了闪,回溯时阵,此阵开启后,可将时辰凝固,观往事蹉跎消长。能开此阵者,唯有白陌阡一人,因为他乃天地混沌所生,掌控上下四方、古往今来。
他用尽力气保护了两世的天真纯净,就这样一步一步消退,直到此刻,混沌觉醒,世间再无白陌阡。
回溯时阵逐渐扩大,很快便将长安城掩盖住了,待光芒消退,他们已身处两千年前的楚国国都鄢城之中。
街衢呈“回”字,由中心王城向四周修出八条连通城郊的青石板路,商铺街坊绕城而建,百姓们穿着粗布麻衣行走在其中,一派安宁祥和。
王城城墙上楚文王和昭文君并肩而立,他们望着欣欣向荣的鄢城,眼眸中带着欣慰。
“初次变法成就显著,井田制改为均田制,天下子民均有田种,路旁再无饿死之人,军队分级,终军制的实施,让天下壮丁不再苦守边疆,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啊。”楚文王笑着感叹道,他抬手搭在女墙上,修长的手指点了点,眉间尽是笑意。
“嗯。待新法稳定下来,我们便开始第二次变法。”昭文君说道:“第二次变法,主攻方向为铁器的冶炼生产,青铜器具太过笨重,前阵子我在去田间看百姓劳作,发现青铜农具用来耕地很不方便,劳动效率也低,若是不尽快变革,均田制产下的粮食便满足不了急剧增加的人口了。”
二人背后是初升的朝阳,面前时繁华的鄢城,商谈着改革变法一事。
这些话一字不落地传到商烨耳中,他抿了抿薄唇,眼眸晦暗不明。
白陌阡将目光从楚文王身上移回,他上前一步,单手揪住商烨的衣领,一字一句道:“他们的对话你可听清了?鄢城百姓的模样你可记住了?这是当时的楚国,我带你去瞧一瞧中原其他诸侯国。”
话音刚落,商烨只觉耳畔一阵风声呼啸,眼前一片混乱,待定神立住,他们已经身处墨国国都咸宁城的上方。
第57章 疯子
城中的街衢仍旧是坑坑洼洼的土路,百姓们住的屋子大多是矮小昏暗的茅草房,牛羊的粪便直接倾倒在街道上,王宫在咸宁城的北面,三阶艾青石铺就的台阶上,只修建了两三座宫殿。
楚国的均田制已经实行一年多了,墨国仍旧固守着商朝时颁布的井田制,公田没人种,私田不敢种,全国上下一年所产的粮食不足楚国的三分之一。
每年都征兵,家家户户凡是年满十五岁的男子全都征去守城,人丁凋零,从事农业耕作者多为六旬老人或者年龄刚过十岁的垂髫小儿。
墨国当权者看不到百姓的所需所求,仍守着旧一套的法规制度,百姓苦不堪言,纷纷逃往楚国安家。
望着死气沉沉的咸宁城,商烨身形巨震,脸色霎时变得灰白,他哆嗦着嘴唇不住摇头。
白陌阡冷哼一声,又带着他去往倾、熙、陈等中原诸侯国。倾国正在进行土地农田改革,熙国正在进行科举制度改革,陈国胡服骑射,正在进行军制改革。
中原上的每一个诸侯国都在改革变法,诸侯王们跌跌撞撞,不断摸索,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满足百姓的生产需求,提升本国综合实力,进而逐鹿中原成为天下霸主。
在那个时期,楚文王励精图治,敏锐地抓住了楚国发展与百姓需求之间的核心矛盾,与昭文君联手,举国上下铁腕推行变法,楚国很快便从强国林立中脱颖而出,为日后的一统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眼前不断闪过楚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商烨紧抿薄唇,原本不屑一顾的眼神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心理防线被突破前的困兽死斗。
白陌阡并不着急着让商烨看清他自己的行为和说法有多蠢,他抬手挥袖,抹去楚文王时期的一切景象,换成了楚王朝统治后期。
随着天下大一统,人口的繁衍更加迅速,均田制中提倡的按人丁分田地暴露出了诸多弊端,有些财力的乡绅出钱将贫民手中的田地收购,失去土地的贫
火凤引颈长啸,尾羽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扶摇直上飞越太白天池。
商烨御剑飞行,最后悬停在长安城上空,他什么也没做,垂手静静地看着城中的百姓,待火凤追来,他才缓缓转身,抬手指了指长安,一字一句道:“我于南海修成正果后便归于凡尘,辅助在位者治理天下,兢兢业业几百年,长安城今日的繁盛是我一手缔造的,楚文王时期的国都鄢城根本不及如今之长安城半分,你说说,这天下到底是谁的?谁才是天下正主?是谁给了天下百姓如此的繁华盛世?”
“从古至今,单单凭借盛世繁华程度来讲,我黎墨一族才是天下正主,我只是拿回从千年前便属于我们的东西,我有错么?”
“商烨!”白陌阡再也忍不下去了,他上前一步出声打断,“繁华盛世不是由单个的人或者氏族缔造的,它是天下苍生一起创造的结果,没有黎墨一族,没有楚文王,这个社会照样会朝前发展。诸侯六国为何到最后一统天下的是楚国,楚王朝风云千年为何会倾覆,你好好看看这到底是为什么!”
白陌阡左脚点在火凤背上,一个纵身跃起,排山倒海的灵力席卷而来,刺目的金光将天地笼罩,他的发冠被灵力冲散,身上的白色衣袍猎猎作响,原本并拢在一起的双掌缓缓向两边拉开,一道金色阵法旋转升腾着在他面前成形。
黎绍眼眸闪了闪,回溯时阵,此阵开启后,可将时辰凝固,观往事蹉跎消长。能开此阵者,唯有白陌阡一人,因为他乃天地混沌所生,掌控上下四方、古往今来。
他用尽力气保护了两世的天真纯净,就这样一步一步消退,直到此刻,混沌觉醒,世间再无白陌阡。
回溯时阵逐渐扩大,很快便将长安城掩盖住了,待光芒消退,他们已身处两千年前的楚国国都鄢城之中。
街衢呈“回”字,由中心王城向四周修出八条连通城郊的青石板路,商铺街坊绕城而建,百姓们穿着粗布麻衣行走在其中,一派安宁祥和。
王城城墙上楚文王和昭文君并肩而立,他们望着欣欣向荣的鄢城,眼眸中带着欣慰。
“初次变法成就显著,井田制改为均田制,天下子民均有田种,路旁再无饿死之人,军队分级,终军制的实施,让天下壮丁不再苦守边疆,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啊。”楚文王笑着感叹道,他抬手搭在女墙上,修长的手指点了点,眉间尽是笑意。
“嗯。待新法稳定下来,我们便开始第二次变法。”昭文君说道:“第二次变法,主攻方向为铁器的冶炼生产,青铜器具太过笨重,前阵子我在去田间看百姓劳作,发现青铜农具用来耕地很不方便,劳动效率也低,若是不尽快变革,均田制产下的粮食便满足不了急剧增加的人口了。”
二人背后是初升的朝阳,面前时繁华的鄢城,商谈着改革变法一事。
这些话一字不落地传到商烨耳中,他抿了抿薄唇,眼眸晦暗不明。
白陌阡将目光从楚文王身上移回,他上前一步,单手揪住商烨的衣领,一字一句道:“他们的对话你可听清了?鄢城百姓的模样你可记住了?这是当时的楚国,我带你去瞧一瞧中原其他诸侯国。”
话音刚落,商烨只觉耳畔一阵风声呼啸,眼前一片混乱,待定神立住,他们已经身处墨国国都咸宁城的上方。
第57章 疯子
城中的街衢仍旧是坑坑洼洼的土路,百姓们住的屋子大多是矮小昏暗的茅草房,牛羊的粪便直接倾倒在街道上,王宫在咸宁城的北面,三阶艾青石铺就的台阶上,只修建了两三座宫殿。
楚国的均田制已经实行一年多了,墨国仍旧固守着商朝时颁布的井田制,公田没人种,私田不敢种,全国上下一年所产的粮食不足楚国的三分之一。
每年都征兵,家家户户凡是年满十五岁的男子全都征去守城,人丁凋零,从事农业耕作者多为六旬老人或者年龄刚过十岁的垂髫小儿。
墨国当权者看不到百姓的所需所求,仍守着旧一套的法规制度,百姓苦不堪言,纷纷逃往楚国安家。
望着死气沉沉的咸宁城,商烨身形巨震,脸色霎时变得灰白,他哆嗦着嘴唇不住摇头。
白陌阡冷哼一声,又带着他去往倾、熙、陈等中原诸侯国。倾国正在进行土地农田改革,熙国正在进行科举制度改革,陈国胡服骑射,正在进行军制改革。
中原上的每一个诸侯国都在改革变法,诸侯王们跌跌撞撞,不断摸索,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满足百姓的生产需求,提升本国综合实力,进而逐鹿中原成为天下霸主。
在那个时期,楚文王励精图治,敏锐地抓住了楚国发展与百姓需求之间的核心矛盾,与昭文君联手,举国上下铁腕推行变法,楚国很快便从强国林立中脱颖而出,为日后的一统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眼前不断闪过楚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商烨紧抿薄唇,原本不屑一顾的眼神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心理防线被突破前的困兽死斗。
白陌阡并不着急着让商烨看清他自己的行为和说法有多蠢,他抬手挥袖,抹去楚文王时期的一切景象,换成了楚王朝统治后期。
随着天下大一统,人口的繁衍更加迅速,均田制中提倡的按人丁分田地暴露出了诸多弊端,有些财力的乡绅出钱将贫民手中的田地收购,失去土地的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