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任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待遥直起身,他才有些怀念般地望着空中的某一点开口:“突然想起来,三年级时和怜、渚去参加地方大赛,你盯着街边一家店的鱼缸看了好久,拉都拉不走。”
遥没料到真琴记得这些小事,他自己早已丢干净了,因此他说不出话,也像条傻鲤鱼、张嘴又闭上。真琴仅仅是想说这件事似的,没有等他回答,便凑上来勾着他的食指,向前走去了。
神社内,信徒皆低声慢语,三五成群,却显得异常清净。拜殿四方形,漆着正红,两侧檐角平稳舒展,正面则笔直伸出,宛如神明庇护参拜者,下书牌匾“辨财天尊”四个镏金汉字。遥觉得有些耳熟,又想起上次去神社还是盂兰盆节,便问真琴:“稍微拜一下吗。”
真琴也觉得不差,点了点头,二人一前一后、逆着人流向手水舍走去;神社位于紧挨着汀岸的一座椭圆形小岛上,由两座木制、扶手同样漆成红色的短桥连接,一座稍宽些,中心略微拱起,尽头处立两盏献灯,垒在如金字塔般搭建的石阶上,这才是主入口。
手水舍正对着池中的喷泉。与其说是喷泉,只是喷出伞状水雾的活水装置而已。遥抓着竹制长柄勺,眺望着因太阳角度变化而粼粼的池水,将手水舀起,浇灌在手心。天气并不暖和,沾到水珠的指尖微微刺痛,但遥依旧感到舒心极了,石槽里悠然荡漾的手水倒映着他自己的模样,周围掩映树丛的影子混杂其中,浅水变得幽深,他甚至有了亵渎的冲动,想放手掌进去搅动。这时,他听见贴在身旁的真琴轻轻“啊”了一声。
真琴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旋即转变为混杂了焦急与不安的表情。在遥看来,简直是重回小学三年级的第一日:真琴为了取室内鞋跑回家、却在匆忙间把便当盒又落下了,只好站在路边抓着陪他折返不停的遥的衣角仰着脸大哭,那之前,真琴便一直露出这副面孔忍耐。因此,在感到惊讶不解前,遥倏然被怜爱与厌烦——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击中了。
真琴却不允许他好好消化,胡乱在裤子上抹了手,就推着遥的后背催着说要离开。
遥不明就里。一直到跨过了木桥,才等来真琴的解释:“我突然想起来,据说情侣是不可以参拜弁天的,不然会分手。”
真琴神色平静地讲述着古代迷信,刚刚那勾起遥幼时回忆的样子仿佛只是瞬间的错觉。说到弁天神,遥终于明白为何牌匾上的汉字眼熟了,原来是七福神之一而已。
见遥没有回话,真琴又求助权威一般找补:“遥也看到了吧!那本杂志上有提到,我还特意划出来了。”
“只是传说而已,神明不是庇护人类的吗。”
“因为……因为神明也会嫉妒啊!”
——不是,真的较量起来,我大概比弁天女神还擅长这事。
见真琴情绪激动起来,却又一本正经地解释,生怕自己不相信的样子,遥再不忍心逗弄,也没把自嘲的话说出口,只从兜里掏出纸巾来揩干了两人的手。离开神社数十步后,真琴仍是一副后怕的神色,遥便问:“真琴,你喜欢我吗?”
被问到的人正走在遥左前方,闻言愣了愣,尚未开口,便一天内第二次红了耳朵,接着脸也涨红了,像个熟透的小南瓜,悄声道:“喜欢啊……怎么了。”
真琴的话语几乎要被秋风刮跑了,于是遥用正常的音量回答:“我也喜欢真琴,所以,我们俩不会分手。”
真琴停了一停,接着露出古怪的笑来看着遥,那笑容处于高兴与礼节的分界线上,与橘真琴这个人极度不匹配,惊得遥的心仿若浮萍漂起来了:我说错什么了吗?他对着阳光观察阴影中真琴闪着幽暗绿光的双眸,却发现其中倒是满溢温柔宠溺。
果然,真琴又用起那和小孩说话的腔调:“遥真是——什么都不明白。不过,你像这样保证,已经让我很高兴。”
如果觉得我不懂恋爱的话,就负起责任来教我啊,遥在内心偷偷抱怨。
然而,他亦自知,若说他有什么对不住真琴,不是无言、任性又强硬地将真琴的人生大事小事拉到与他同一条轨道上来,而是逃避、隐瞒与独自承受。现在这样说并无错误:他一直以来都爱着真琴,同时暗暗期待真琴同样爱他;但真琴打着滚把肚皮毫无保留地敞开给他摸时,他却将后背竖起的硬毛留给幼驯染。只说他中学时的第一个冬天,真琴傻兮兮地跟着他交了退部申请,他却把缘由——和凛的比赛——仔仔细细隐瞒了三年。
假若两人永远维持恋人未满的友谊,这样的关系还能保持平衡——毕竟,这场长久的故事已经上演了近二十年,两人熟悉对方更甚于自己;但进化到爱情时,终于是难以为继。像真琴曾经担心过的那样,两人都长大了,永远是后一日的烦心多过前一日,生活圈子又是分隔,只留得每饷温存偷欢,他读取遥内心的能力翩然降为凡人。遥从他身上感知到的不安,便由此滋生。
遥力图证明自己,用力捏了捏真琴的指节,凉得他后背一麻,也不知是因为手水刺骨,还是先前喂他栗子时被风吹的:“但是,我不会再逃开了,这样还不够吗?”
这样还不够吗?到底何时才能明白恋爱?又怎样才能让一切圆满?——就像拔下充电器的那一瞬间、屏幕上亮起的满格电池一样,看着就气顺。
真琴却只点点头,
遥没料到真琴记得这些小事,他自己早已丢干净了,因此他说不出话,也像条傻鲤鱼、张嘴又闭上。真琴仅仅是想说这件事似的,没有等他回答,便凑上来勾着他的食指,向前走去了。
神社内,信徒皆低声慢语,三五成群,却显得异常清净。拜殿四方形,漆着正红,两侧檐角平稳舒展,正面则笔直伸出,宛如神明庇护参拜者,下书牌匾“辨财天尊”四个镏金汉字。遥觉得有些耳熟,又想起上次去神社还是盂兰盆节,便问真琴:“稍微拜一下吗。”
真琴也觉得不差,点了点头,二人一前一后、逆着人流向手水舍走去;神社位于紧挨着汀岸的一座椭圆形小岛上,由两座木制、扶手同样漆成红色的短桥连接,一座稍宽些,中心略微拱起,尽头处立两盏献灯,垒在如金字塔般搭建的石阶上,这才是主入口。
手水舍正对着池中的喷泉。与其说是喷泉,只是喷出伞状水雾的活水装置而已。遥抓着竹制长柄勺,眺望着因太阳角度变化而粼粼的池水,将手水舀起,浇灌在手心。天气并不暖和,沾到水珠的指尖微微刺痛,但遥依旧感到舒心极了,石槽里悠然荡漾的手水倒映着他自己的模样,周围掩映树丛的影子混杂其中,浅水变得幽深,他甚至有了亵渎的冲动,想放手掌进去搅动。这时,他听见贴在身旁的真琴轻轻“啊”了一声。
真琴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旋即转变为混杂了焦急与不安的表情。在遥看来,简直是重回小学三年级的第一日:真琴为了取室内鞋跑回家、却在匆忙间把便当盒又落下了,只好站在路边抓着陪他折返不停的遥的衣角仰着脸大哭,那之前,真琴便一直露出这副面孔忍耐。因此,在感到惊讶不解前,遥倏然被怜爱与厌烦——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击中了。
真琴却不允许他好好消化,胡乱在裤子上抹了手,就推着遥的后背催着说要离开。
遥不明就里。一直到跨过了木桥,才等来真琴的解释:“我突然想起来,据说情侣是不可以参拜弁天的,不然会分手。”
真琴神色平静地讲述着古代迷信,刚刚那勾起遥幼时回忆的样子仿佛只是瞬间的错觉。说到弁天神,遥终于明白为何牌匾上的汉字眼熟了,原来是七福神之一而已。
见遥没有回话,真琴又求助权威一般找补:“遥也看到了吧!那本杂志上有提到,我还特意划出来了。”
“只是传说而已,神明不是庇护人类的吗。”
“因为……因为神明也会嫉妒啊!”
——不是,真的较量起来,我大概比弁天女神还擅长这事。
见真琴情绪激动起来,却又一本正经地解释,生怕自己不相信的样子,遥再不忍心逗弄,也没把自嘲的话说出口,只从兜里掏出纸巾来揩干了两人的手。离开神社数十步后,真琴仍是一副后怕的神色,遥便问:“真琴,你喜欢我吗?”
被问到的人正走在遥左前方,闻言愣了愣,尚未开口,便一天内第二次红了耳朵,接着脸也涨红了,像个熟透的小南瓜,悄声道:“喜欢啊……怎么了。”
真琴的话语几乎要被秋风刮跑了,于是遥用正常的音量回答:“我也喜欢真琴,所以,我们俩不会分手。”
真琴停了一停,接着露出古怪的笑来看着遥,那笑容处于高兴与礼节的分界线上,与橘真琴这个人极度不匹配,惊得遥的心仿若浮萍漂起来了:我说错什么了吗?他对着阳光观察阴影中真琴闪着幽暗绿光的双眸,却发现其中倒是满溢温柔宠溺。
果然,真琴又用起那和小孩说话的腔调:“遥真是——什么都不明白。不过,你像这样保证,已经让我很高兴。”
如果觉得我不懂恋爱的话,就负起责任来教我啊,遥在内心偷偷抱怨。
然而,他亦自知,若说他有什么对不住真琴,不是无言、任性又强硬地将真琴的人生大事小事拉到与他同一条轨道上来,而是逃避、隐瞒与独自承受。现在这样说并无错误:他一直以来都爱着真琴,同时暗暗期待真琴同样爱他;但真琴打着滚把肚皮毫无保留地敞开给他摸时,他却将后背竖起的硬毛留给幼驯染。只说他中学时的第一个冬天,真琴傻兮兮地跟着他交了退部申请,他却把缘由——和凛的比赛——仔仔细细隐瞒了三年。
假若两人永远维持恋人未满的友谊,这样的关系还能保持平衡——毕竟,这场长久的故事已经上演了近二十年,两人熟悉对方更甚于自己;但进化到爱情时,终于是难以为继。像真琴曾经担心过的那样,两人都长大了,永远是后一日的烦心多过前一日,生活圈子又是分隔,只留得每饷温存偷欢,他读取遥内心的能力翩然降为凡人。遥从他身上感知到的不安,便由此滋生。
遥力图证明自己,用力捏了捏真琴的指节,凉得他后背一麻,也不知是因为手水刺骨,还是先前喂他栗子时被风吹的:“但是,我不会再逃开了,这样还不够吗?”
这样还不够吗?到底何时才能明白恋爱?又怎样才能让一切圆满?——就像拔下充电器的那一瞬间、屏幕上亮起的满格电池一样,看着就气顺。
真琴却只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