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

吗?”
  “是的,尤其是最后收获的产品是彩虹。色彩和声音从来都是相互联系的,彩虹的七色与我们使用的七声音阶也暗合。”
  “那么星期一种甜菜星期二种胡萝卜什么的,又代表着什么?”
  “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要一一对应的。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仅仅是以这种刻板的种植顺序,来体现学习音乐时的条条框框吧。学音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没有主观上的兴趣是很枯燥的。”御手洗皱起眉头,大概想到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虽然我听说他六岁时候就可以弹莫扎特了 。
  “最后小男孩没有种出彩虹……”我陷入了沉思,“其实对于一个童话来讲,这是个挺意外的结尾呢。一般来说,不是应该以主人公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作为结束吗?”
  “这就是某种程度的成功啊!”御手洗不以为然地大声说道,“他不是种出了玉米吗?不过我同意,这个结尾很独特。这里有一些暧昧不清的地方,比如说,小男孩第二年究竟是决定按照刻板的规则去种彩虹呢,还是继续种玉米?看起来并不明确。另外,花栗鼠在整篇文章里的作用都很奇怪。”
  “他好像并没有起什么作用嘛。”
  “那正是奇怪的地方。他并不像我们经常看到的,主人公身边重要的伙伴那样,会在关键时候提供自己的意见,并引导故事的走向。”
  “大概因为他的定位不是‘伙伴’,而是‘母亲’?”我提议道。
  “啊,这倒是有可能的。”御手洗勉强接受了这种说法。
  我继续翻着这本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御手洗,这本书里面,花栗鼠是没有名字的,可是小男孩难道也没有名字吗?”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在正文里面好像确实是没有,因为这个系列故事的主体始终只有小男孩和花栗鼠两个人,即使后面到各个地方冒险,由于语言不通一直是花栗鼠来做翻译的,没有人直接和小男孩对话,也就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不过这本书的扉页上——”御手洗翻开那一页,“和大部分书一样,都写着献给某某某。因为这本书是为加贺辰己写的,而加贺辰己就是书中的小男孩,所以可以理解成这本书就是献给书中的小男孩。看,这里写的是……”
  For Amadeo.
  “阿玛——迪欧?”我很困难地拼读着。
  “Amadeo,用德文写的话是Amadeus。这也是莫扎特的名字。意思是——”御手洗高兴地摸了摸下巴,“神之宠儿。”


第十章
  平成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岩见泽
  早晨醒来的时候,石冈花了一点时间,才想起来自己身在何处。这里不是横滨也不是火车上,而是加贺教授的家里。在被子里蜷起一条腿来,脚尖是冷的,外面是十二月的北海道。
  石冈探起身往门边的单人床上看了一眼,没有人,但是有睡过的痕迹。本来石冈打算自己来睡那张折叠床,但是御手洗说他会查资料到很晚,用那张靠近门边的床比较方便。昨天晚上御手洗一定消磨了大半夜在图书室里,而一大早他又早起出去了。也许现在他正在厨房里给加贺夫人添麻烦,或者借用教授的电脑在查什么东西。这次走得很匆忙,御手洗并没有把自己的电脑带来。
  石冈摇了摇自己睡得有些昏昏沉沉的头,起来拉开了窗帘。每一个窗格的四角都结出了异常美丽的冰花,六角形一片一片接起来,有着童话般的效果。因为玻璃擦得非常干净,窗格中间没有结冻的部分像水晶一样透明。当石冈靠近时,淡淡的水雾凝在了玻璃上。
  昨天一整个下午,御手洗都在收集材料,并且让石冈记到本子上。其实从加贺夫人和她儿子那里能打听到的资料真的不多,所以御手洗才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图书室里。
  被查证清楚的事情经过大致如下:十一月二十二号和二十三号,加贺教授都没有课。碰巧二十二号那一天加贺夫人在札幌参加一个笔会,所以二十一号晚上就离开家了。加贺辰己则是从前一个周末起就带着摄影器材在钏路附近拍雪景,所以二十二号加贺教授的行踪得不到任何确认。加贺夫人于二十三号早晨回到岩见泽,发现丈夫不在家中。她并未在意,因为即使没有课,丈夫一般也呆在学校办公室,或者乐团活动室里。所以中午接到丈夫从东京打来的电话时她相当惊讶。加贺教授在电话里说,自己趁着没有课到东京来,下午准备到常去的那家店里买一些哨片,并且见几个朋友,晚上搭夜车回去,第二天一早应该能到家。
  但是二十四号早晨加贺教授并没有回家。加贺夫人先是打电话给丈夫以前在武藏野音乐大学的同事,因为她认为他们就是丈夫打算去拜访的朋友,但是没有一个人见过加贺教授,或者接到过他的电话。接下来她打电话给店里,回答也是加贺教授根本没有去过。坐立不安的加贺夫人好不容易联系到还呆在钏路原始森林里的儿子,把他叫回家来。母子二人在焦虑和等待中度过了一夜,于二十五号早晨报警。
  自此,案件一直没有得到任何进展。加贺夫人二十七号亲自去了东京查访,然后在店老板的指引下找到了御手洗,而御手洗认为这件事并不严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未正式承办这个案件,这些前边已经交待过了。
  石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