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

况。
  “那很好啊,”夏珏一边擦汗,一边笑道,“陶桃本来就厉害。做你那枚耳钉的时候,她给她爸帮过不少忙。我曾经问过她,为什么没参加艺考,她说是和同学赌气,现在终于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路上了。”
  闻骁应了一声,觉得好像许多人都是这样,包括他在内,都很容易因为年少气盛,种种略幼稚的个人原因,拐入弯路,遭受坎坷与曲折。还好,他们最终都能与自己和解,让人生回到正轨。
  天空开满了晚霞色的玫瑰,他牵着夏珏的手,两人并肩离开操场,走入校园的林荫道。
  八月二十号,CADC分区选拔赛在南昌航空大学举行。
  闻骁第一次亲眼所见夏珏口中那位潘教授。对方的样子与夏珏描述的“好心、和蔼”等等特征大相径庭,看起来十分不好惹:皮肤黝黑,中年发福,眉心一个深深的“川”字,面露凶相。
  他身边,他自己带的学生都有点怕他。
  但闻骁注意到,夏珏向他问好、回答问题时,潘教授都听得很仔细,还会与夏珏讨论各种专业问题,不厌其烦。
  闻骁心想:有什么办法呢,优秀且努力的夏珏就是很讨人喜欢的。
  夏珏向潘教授介绍闻骁时,闻骁截住他的话头,主动道:“我是他哥哥,监护人。”
  闻骁刻意加上“监护人”三个字,作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让自己不被当作学生看待。他想和潘教授谈一谈,了解一些和夏珏相关的事。
  果然之后,潘教授用对待家长的语气,与闻骁聊了几句,说夏珏是个难得对研究心思专一的人,值得培养,甚至表示若非夏珏的志愿在北航,他都想把夏珏招到昌航,收归门下。
  这番话与北大杨教授对闻骁的评价大同小异。很多人抱怨学术与科研圈门槛高,师门难入,其实不妨看看自己的心思,究竟是想入门,还是准备拿一个漂亮的学历,作为日后工作的踏脚石。教授们在高校待了多年,考生是什么心思,几眼就全看穿了,他们真正期待的,永远是对学术与科研抱有纯粹热情,真正有能力、爱研究的学生,也绝对不会把这样的学生拒之门外。
  预选赛开始了。
  夏珏说比赛可能要清场,事实是有观众席位,不过距离很远。闻骁在远处静静等待,看不太清,不过并不觉得无聊。
  与此同时,夏珏在赛场上全神贯注。
  目前还没到他上场,他在观察同队其他队友的情况。队友紧张时他一样紧张,兴奋时他一样兴奋。
  反而终于轮到他时,他的表现格外平静,大约是太专注了,任何其他情绪都暂时消失。
  赛场充满飞行器的嘈杂引擎声,一架又一架原创设计的飞机模型划过上空,起起落落。
  太阳能飞机不同于其余几项内燃机项目,要求选手操纵的飞机只依靠太阳能电池,为电动机提供动力,滑跑起飞,装载一定重物,载重越重、留空时间越长,分数越高。*
  去年,南昌航空大学代表队的太阳能飞机在总决赛夺冠,一二轮装载总质量为4342克,总留空时间满分,即1200秒,成绩遥遥领先,甩开第二名七百余。夏珏看过很多次他们比赛的视频,非常精彩。
  但他自己最好的一轮记录是装载质量2816克,留空600秒,超过了昌航队的单轮数据。只要保持这个水准,他进决赛是没问题的,他有这个自信。
  夏珏与同伴系好鞋带,昂首阔步上场。夏珏亲手研制的飞机名叫“天马号TOWX”,也已经整装待发。
  “开始吧,一轮,一千八百克。”他轻声道。
  这是早就商量好的结果,队友点点头。
  “一千八?”旁边却有人惊呼,指出他们太冒险了。毕竟其他队伍为了防止出现起飞意外,首轮甚至会选择零载重。
  夏珏不管那些,坚定地操纵起无线电遥控设备。
  滑跑,起飞。
  电动机的嗡鸣中,天马号两翼掠起大风,冲入云霄。
  “厉害啊!”方才质疑的人发出惊叹。
  裁判报分:“起飞分25!”
  25即起飞成功,为满分,落地也一样。
  接着就要看留空时间了,前三十秒是最磨人的,假如三十秒内落地,则本轮成绩无效。
  夏珏在心里数数计时:一,二,三……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他凝神,根据风向,慢慢在设备上调整飞机的状态。同伴站在不同的方位,随时汇报。
  十分钟后,一轮比赛结束。
  南昌大学队伍在太阳能飞机项目的首轮成绩是:装载质量1800,留空时间600,起飞分25,着陆分25,总得分排名第一。
  夏珏转头遥望观众席某处,悄悄比了个OK的手势。
  闻骁远远笑了笑。
  随后第二轮,夏珏在1800的基础上直接加了1000克,挑战2800。附近的人觉得他太狂了,碍于刚才的打脸经历,不好意思说出声。
  幸好如此。因为第二轮夏珏又成功了,毫无悬念获得总决赛资格。
  南昌航空大学的队员基本都认识夏珏,一脸佩服地上来握手。
  这时候夏珏才放松地笑起来,一一和他们打招呼,和队友击掌、拥抱庆祝。
  然后他迫不及待跑去见闻骁,三步并作两步,猛地扑进闻骁怀里。闻骁稳稳接住他,用力揉了揉他的头发,大声说:“恭喜!”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