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道:“可她是朕的女儿,是这个帝国的公主。她该过什么人生,轮不到她决定。”
圣上没有再多说什么,恢复面无表情的神色,责令三皇子即刻启程,将风浣公主中途截住,送归漠北,今后商队商路诸事,转交太子督办,纠察涉事人等,不可再兴风作浪。
针对三皇子的处置,简简单单,却让人心凉。
“送风浣回去以后,不必再回都城。南诏又有异动,你去协理驻防吧。”
听到处置竟然如此严重,七皇子刚开口道“圣上——”,要为三皇子求情,就听到三皇子已经领命:“谢主隆恩。”
明里暗里,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只剩七皇子一个障碍要剪除了。
半年后,三皇子在敌军一次突袭包夹中率部断后,身中数箭,战死沙场。噩耗传来,章先生报至七皇子书房,当时正是子时,万籁俱寂,七皇子在阅览政务所涉资料书册,忽见章先生匆匆敲门进来,心中已预感到三分。
得了噩耗,七皇子面无表情,只是双手撑着桌子,慢慢站起身。
他看着摊开一桌的书页,像是发问,又像是自言自语,“三哥自幼身强体壮,力能扛鼎,又久经战阵,我曾亲眼看他背上挨了数下斧削,三支箭贯穿肩胛,纵使那样,还是从鬼门关回来了。突袭包夹?身中数箭?死人说不了话,要我怎么信?”
章先生低头,似乎也有相似猜测,但他和七皇子都知道,没有证据,多说无益。
七皇子仍然死死盯着桌上的书页,好像那里就藏着什么致命的秘密一样,死死盯着,声音愈发却越发平静,讲起了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我记事起,三哥就是那个刚正不二的三哥,看不惯太子,觉得太子隐隐有一股狠毒凉薄。三哥相信男儿当报效家国,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从小到大就是个硬脾气,不走捷径,也不卖众兄弟面子,独独风浣,是他唯一的软肋,什么事情,哪怕是他最受不了的风花雪月吃喝玩乐,风浣去讲,他就会答应来。
“章先生,你知道吧?风浣公主的祖父是父皇手下将领,父皇登基前就跟着父皇一起平定各地叛乱,一族百人,上至耄耋,下至弱冠,五十六人捐躯,满门忠烈。
“父皇登基后几年,战事才彻底平息,追授牺牲的将领时,发现这一族只留下风浣这一个孩子,她生母难产而死,风浣孤苦无依,父皇就赐风浣国姓,写入同宗,封为公主,从小养在宫中,百般娇宠。
“可风浣果然是将门之女,幼时就已不爱娴静事物,抓阄都能爬歪,抓住了骑射归来的三哥那把弓,稍大点就整天跟着哥哥们打闹,尤其是武功最好的三哥。
“三哥一开始还嫌弃她,后来风浣和三哥打赌,打了一场,竟然让风浣赢了,那以后,她就与三哥形影不离,直到三哥入仕,再到三哥出征。
“三个第一次出征那日,风浣让我陪她偷偷出宫,想暗中送三哥一段路,结果从来不哭的风浣,从宫中哭到城郊,早就被三哥发现了。
“三哥就像风浣每次任性不守规矩时一样,不理她,没想到风浣哭得更厉害,最后三哥由着她,眼泪鼻涕都抹在他戎装上,等到风浣哭晕了,才让我把她背回宫来。
“后来她还偷了骑射场侍从的猎装,帽子大到都能盖住她的脸,她却义正辞严,说要去投军,要跟着三哥打仗去,宫人拿不住她,碰到父皇来了,把父皇气到笑出来。
“我是真的以为,我们兄弟没一个能逃过,可至少,至少至少,父皇不会把风浣当棋子了。我怎么会那么想呢。父皇……呵。
“风浣之前写来几封家书,她知道三哥总在外,特别交代我转交,写给三哥的那封,要我等到三哥从战场归家,再亲手交给三哥。
“我应该看看的。如果我看了,我就知道,三哥一定会心软。一定会瞒着父皇,瞒着我,抛却前程,眼看着父皇对他多年来的信赖灰飞烟灭,就算那样,他也一定会给风浣庇护。
“也许三哥和我一样,也信父皇不会拿风浣当棋子了。可他又和我不一样,他直到风浣出嫁那时都相信,相信父皇让风浣远嫁的不得已,而不是把风浣当一份大礼去换几年安定。
“三哥又怎么会不知道帮助风浣出逃是下策。我能猜到,他的本意是相信父皇心底依然宠爱风浣,想带着风浣一起向父皇求情。三哥一定也做好了准备,要付出很重很重的代价。
“哪知道有人,手那么快。不知耕耘了多少年,暗暗把情报网铺得那么大,拉拢的人那么多,边地传信,竟比逃回来的风浣还要早到。
“他可真有耐心。一年年养着这张网,一时用到了,一击致命。”
七皇子撑着书案的双手紧紧握成了拳头,那些书册被他攥在手心,碎裂成烧过的残烬一般。
章先生摇了摇头,“殿下,逝者不追,当早做应对啊。”
七皇子咬咬牙关,压抑着,从牙缝里吐出几个字:“应对?我只想让他死。”
没有点名,但两人都知道这个他,说的是谁。
章先生赶紧劝道:“殿下,时机未到。太子的破绽太难找,殿下辛苦收集这些年,也只有有限的证据,还撼不动他这样树大根深的势力,加之宫中有皇后襄助,要寻得一击致命的时机,必须耐心等待。”
“我知道……”七皇子松开拳头,坐回椅中,“死太便宜他了。”
圣上没有再多说什么,恢复面无表情的神色,责令三皇子即刻启程,将风浣公主中途截住,送归漠北,今后商队商路诸事,转交太子督办,纠察涉事人等,不可再兴风作浪。
针对三皇子的处置,简简单单,却让人心凉。
“送风浣回去以后,不必再回都城。南诏又有异动,你去协理驻防吧。”
听到处置竟然如此严重,七皇子刚开口道“圣上——”,要为三皇子求情,就听到三皇子已经领命:“谢主隆恩。”
明里暗里,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只剩七皇子一个障碍要剪除了。
半年后,三皇子在敌军一次突袭包夹中率部断后,身中数箭,战死沙场。噩耗传来,章先生报至七皇子书房,当时正是子时,万籁俱寂,七皇子在阅览政务所涉资料书册,忽见章先生匆匆敲门进来,心中已预感到三分。
得了噩耗,七皇子面无表情,只是双手撑着桌子,慢慢站起身。
他看着摊开一桌的书页,像是发问,又像是自言自语,“三哥自幼身强体壮,力能扛鼎,又久经战阵,我曾亲眼看他背上挨了数下斧削,三支箭贯穿肩胛,纵使那样,还是从鬼门关回来了。突袭包夹?身中数箭?死人说不了话,要我怎么信?”
章先生低头,似乎也有相似猜测,但他和七皇子都知道,没有证据,多说无益。
七皇子仍然死死盯着桌上的书页,好像那里就藏着什么致命的秘密一样,死死盯着,声音愈发却越发平静,讲起了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我记事起,三哥就是那个刚正不二的三哥,看不惯太子,觉得太子隐隐有一股狠毒凉薄。三哥相信男儿当报效家国,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从小到大就是个硬脾气,不走捷径,也不卖众兄弟面子,独独风浣,是他唯一的软肋,什么事情,哪怕是他最受不了的风花雪月吃喝玩乐,风浣去讲,他就会答应来。
“章先生,你知道吧?风浣公主的祖父是父皇手下将领,父皇登基前就跟着父皇一起平定各地叛乱,一族百人,上至耄耋,下至弱冠,五十六人捐躯,满门忠烈。
“父皇登基后几年,战事才彻底平息,追授牺牲的将领时,发现这一族只留下风浣这一个孩子,她生母难产而死,风浣孤苦无依,父皇就赐风浣国姓,写入同宗,封为公主,从小养在宫中,百般娇宠。
“可风浣果然是将门之女,幼时就已不爱娴静事物,抓阄都能爬歪,抓住了骑射归来的三哥那把弓,稍大点就整天跟着哥哥们打闹,尤其是武功最好的三哥。
“三哥一开始还嫌弃她,后来风浣和三哥打赌,打了一场,竟然让风浣赢了,那以后,她就与三哥形影不离,直到三哥入仕,再到三哥出征。
“三个第一次出征那日,风浣让我陪她偷偷出宫,想暗中送三哥一段路,结果从来不哭的风浣,从宫中哭到城郊,早就被三哥发现了。
“三哥就像风浣每次任性不守规矩时一样,不理她,没想到风浣哭得更厉害,最后三哥由着她,眼泪鼻涕都抹在他戎装上,等到风浣哭晕了,才让我把她背回宫来。
“后来她还偷了骑射场侍从的猎装,帽子大到都能盖住她的脸,她却义正辞严,说要去投军,要跟着三哥打仗去,宫人拿不住她,碰到父皇来了,把父皇气到笑出来。
“我是真的以为,我们兄弟没一个能逃过,可至少,至少至少,父皇不会把风浣当棋子了。我怎么会那么想呢。父皇……呵。
“风浣之前写来几封家书,她知道三哥总在外,特别交代我转交,写给三哥的那封,要我等到三哥从战场归家,再亲手交给三哥。
“我应该看看的。如果我看了,我就知道,三哥一定会心软。一定会瞒着父皇,瞒着我,抛却前程,眼看着父皇对他多年来的信赖灰飞烟灭,就算那样,他也一定会给风浣庇护。
“也许三哥和我一样,也信父皇不会拿风浣当棋子了。可他又和我不一样,他直到风浣出嫁那时都相信,相信父皇让风浣远嫁的不得已,而不是把风浣当一份大礼去换几年安定。
“三哥又怎么会不知道帮助风浣出逃是下策。我能猜到,他的本意是相信父皇心底依然宠爱风浣,想带着风浣一起向父皇求情。三哥一定也做好了准备,要付出很重很重的代价。
“哪知道有人,手那么快。不知耕耘了多少年,暗暗把情报网铺得那么大,拉拢的人那么多,边地传信,竟比逃回来的风浣还要早到。
“他可真有耐心。一年年养着这张网,一时用到了,一击致命。”
七皇子撑着书案的双手紧紧握成了拳头,那些书册被他攥在手心,碎裂成烧过的残烬一般。
章先生摇了摇头,“殿下,逝者不追,当早做应对啊。”
七皇子咬咬牙关,压抑着,从牙缝里吐出几个字:“应对?我只想让他死。”
没有点名,但两人都知道这个他,说的是谁。
章先生赶紧劝道:“殿下,时机未到。太子的破绽太难找,殿下辛苦收集这些年,也只有有限的证据,还撼不动他这样树大根深的势力,加之宫中有皇后襄助,要寻得一击致命的时机,必须耐心等待。”
“我知道……”七皇子松开拳头,坐回椅中,“死太便宜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