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章 娘亲的过去
茶水添上,夏焉手边的糕点也加满了,但他此时已无心品尝,就只急切地盯着建平帝。
“算来是二十四年前的事了。”建平帝躬身,一手执瓷盖拨弄盏中浮叶,语调比平日低缓,恍惚间竟仿佛褪去了帝王威严,“你已听说了吧,朕与赵昇……那个时候,他在西征最重要也最艰苦的一战中坠入深谷,十数日寻找始终毫无线索。国事当前,朕只得拔营回京,接着发现,腹中有了你三哥哥。”
全神贯注的夏焉喉头滑动了一下。
“朕每日照旧理政,忙碌的时候还好,可一旦夜深人静,便彷徨恍惚不知何去何从,想要倾诉,却找不到任何一人,渐渐地竟宛如行尸走肉。”建平帝苦笑,“那是朕首次发现,生于战乱征战四方,连死都没怕过的朕,居然如此弱小。”
夏焉双手揪着,他有点懂,他刚刚恢复身份回到宫中的时候也是这样。
建平帝叹了口气,话锋一转道:“如归暖阁位于内宫与外朝之间,本用于天子上下朝路上小憩,朕觉得那是前朝的奢靡之行,登基后便弃置了它。直到有一回,朕下朝后腹中实在不适,正好路过,就想着去歇一下。”
“父皇一个人?”夏焉诧异道。
建平帝点点头,“那时朕心情不佳,又有意隐瞒你三哥哥的存在,若无十分必要,便不让底下人跟随。”
夏焉“哦”了一声。
“朕向那座小阁走去,尚在远处时便听到了一阵模糊而奇怪的声响。那时阁外还没有围墙,只以花草掩映,夏秋之交,花草十分茂盛。朕放轻脚步,好奇地走到近前,拨开葱茏枝叶,万万没想到竟然看到……”
“看到了什么?”夏焉急不可耐。
建平帝十分无奈地笑了一下,虽时隔多年,但只要回忆起来,哭笑不得之感便十分新鲜。
“看到一个中等个头的侍女,手中握着一杆大扫把,正在当剑舞。”建平帝道,“那便是月瑶。”
夏焉的双眸顿时一亮:他也曾经拿扫把当剑舞过,他果然是娘亲的孩子!
建平帝抿了口茶,“月瑶毫无所觉,径自舞得专注,口中还认真地吟着曹子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诗句。可惜她的力气和剑法实在不怎么样,扫把经常是斜的,手脚也一直在抖。”
夏焉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到了最后一招,她转过脸来看到了朕,朕以为她会吓得跪地不起,却没想到她只是诧异呆愣了片刻,就突然兴奋起来。”
……
云光朗照,宫苑僻静处,年轻俏丽的月瑶拄着扫把微微喘息,一双明亮的眼眸肆无忌惮地闪动。
“皇上?你是皇上吧?我进宫半年了,终于见到了皇上!哦!”月瑶反应过来,连忙跪下,恭敬行礼,“奴婢月瑶参见皇上。”
“平身吧,你是哪宫的宫女?”建平帝走到月瑶面前。
宫中暂不用的殿阁由各宫杂役轮值清扫,这一点建平帝知道。
月瑶站起来,仰头看着建平帝,开心地说:“奴婢是玉华宫的。”
那不含任何动机的单纯眼神和爽朗笑容使得建平帝突然感到了久违的轻松,他的面色不由自主地舒展,玩笑道:“那丽贵妃没教过你,面圣之时若无旨意,是不可以随意说话、到处乱看的吗?”
月瑶愣了一下,摇摇头遗憾道:“贵妃娘娘没有教过,可能是因为我一般也见不到皇上吧。其实贵妃娘娘的面我也没见过几次,平时都是宁姑姑给我派公务。”
建平帝上下打量了一下月瑶,大约明白了丽贵妃的心思,提步向阁中走去,随口道:“这不就见到了?”
“所以我很意外!他们说皇上从来不来这里!”月瑶攥着扫把,小步跟上建平帝。
入阁落座,月瑶为建平帝泡上香茶,而后站在一旁,好奇地来回探头。
“怎了?”建平帝抬眉道。
“皇上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不舒服?”月瑶认真地问。
建平帝一怔,心中涌来一丝暖意,道:“的确,坐得久了,腰有些不适。”
“哦。”月瑶转转眼珠,“那我去找太医来?”
“不必。”建平帝道,“此时已好些了。”
月瑶沉默地想了片刻,突然转到建平帝身后,在他的诧异中跪下,双拳握住,轻轻地敲打起他的后腰。
……
夏焉听得入神。
从前他一直以为娘亲是个温柔姑娘,没想到竟同他一样活泼!
唔不对,应当是他像娘亲。
“若无旨意,这样做是犯上大罪,就算是砍头都不为过。”建平帝对夏焉道,“可朕当时居然一点儿也不生气,相反还觉得感动,那种情绪在朕的一生之中很少出现,回想起来,那时的月瑶就像一道突然闯入了虚白空洞的靓丽色彩。”
“然后呢?”夏焉轻声问。
“然后朕就走了,走时月瑶千叮万嘱,让朕明日再来。”建平帝一笑,“朕自然没有承诺她,回去事忙,亦很快就将她忘了。第二日下朝再经过时,朕想起了她,说实话,朕当时心中有些纠结,一边觉得自己并没有必要去见一个宫女,一边又下意识地想去。”
“父皇去了?”夏焉注视着建平帝。
“嗯。”建平帝点点头,“月瑶一脸开心地拿出一个护腰给朕,说是她缝的,说里头不止有棉絮,还加了干草药,戴上会发热,可以治腰痛。朕很意外,
茶水添上,夏焉手边的糕点也加满了,但他此时已无心品尝,就只急切地盯着建平帝。
“算来是二十四年前的事了。”建平帝躬身,一手执瓷盖拨弄盏中浮叶,语调比平日低缓,恍惚间竟仿佛褪去了帝王威严,“你已听说了吧,朕与赵昇……那个时候,他在西征最重要也最艰苦的一战中坠入深谷,十数日寻找始终毫无线索。国事当前,朕只得拔营回京,接着发现,腹中有了你三哥哥。”
全神贯注的夏焉喉头滑动了一下。
“朕每日照旧理政,忙碌的时候还好,可一旦夜深人静,便彷徨恍惚不知何去何从,想要倾诉,却找不到任何一人,渐渐地竟宛如行尸走肉。”建平帝苦笑,“那是朕首次发现,生于战乱征战四方,连死都没怕过的朕,居然如此弱小。”
夏焉双手揪着,他有点懂,他刚刚恢复身份回到宫中的时候也是这样。
建平帝叹了口气,话锋一转道:“如归暖阁位于内宫与外朝之间,本用于天子上下朝路上小憩,朕觉得那是前朝的奢靡之行,登基后便弃置了它。直到有一回,朕下朝后腹中实在不适,正好路过,就想着去歇一下。”
“父皇一个人?”夏焉诧异道。
建平帝点点头,“那时朕心情不佳,又有意隐瞒你三哥哥的存在,若无十分必要,便不让底下人跟随。”
夏焉“哦”了一声。
“朕向那座小阁走去,尚在远处时便听到了一阵模糊而奇怪的声响。那时阁外还没有围墙,只以花草掩映,夏秋之交,花草十分茂盛。朕放轻脚步,好奇地走到近前,拨开葱茏枝叶,万万没想到竟然看到……”
“看到了什么?”夏焉急不可耐。
建平帝十分无奈地笑了一下,虽时隔多年,但只要回忆起来,哭笑不得之感便十分新鲜。
“看到一个中等个头的侍女,手中握着一杆大扫把,正在当剑舞。”建平帝道,“那便是月瑶。”
夏焉的双眸顿时一亮:他也曾经拿扫把当剑舞过,他果然是娘亲的孩子!
建平帝抿了口茶,“月瑶毫无所觉,径自舞得专注,口中还认真地吟着曹子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诗句。可惜她的力气和剑法实在不怎么样,扫把经常是斜的,手脚也一直在抖。”
夏焉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到了最后一招,她转过脸来看到了朕,朕以为她会吓得跪地不起,却没想到她只是诧异呆愣了片刻,就突然兴奋起来。”
……
云光朗照,宫苑僻静处,年轻俏丽的月瑶拄着扫把微微喘息,一双明亮的眼眸肆无忌惮地闪动。
“皇上?你是皇上吧?我进宫半年了,终于见到了皇上!哦!”月瑶反应过来,连忙跪下,恭敬行礼,“奴婢月瑶参见皇上。”
“平身吧,你是哪宫的宫女?”建平帝走到月瑶面前。
宫中暂不用的殿阁由各宫杂役轮值清扫,这一点建平帝知道。
月瑶站起来,仰头看着建平帝,开心地说:“奴婢是玉华宫的。”
那不含任何动机的单纯眼神和爽朗笑容使得建平帝突然感到了久违的轻松,他的面色不由自主地舒展,玩笑道:“那丽贵妃没教过你,面圣之时若无旨意,是不可以随意说话、到处乱看的吗?”
月瑶愣了一下,摇摇头遗憾道:“贵妃娘娘没有教过,可能是因为我一般也见不到皇上吧。其实贵妃娘娘的面我也没见过几次,平时都是宁姑姑给我派公务。”
建平帝上下打量了一下月瑶,大约明白了丽贵妃的心思,提步向阁中走去,随口道:“这不就见到了?”
“所以我很意外!他们说皇上从来不来这里!”月瑶攥着扫把,小步跟上建平帝。
入阁落座,月瑶为建平帝泡上香茶,而后站在一旁,好奇地来回探头。
“怎了?”建平帝抬眉道。
“皇上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不舒服?”月瑶认真地问。
建平帝一怔,心中涌来一丝暖意,道:“的确,坐得久了,腰有些不适。”
“哦。”月瑶转转眼珠,“那我去找太医来?”
“不必。”建平帝道,“此时已好些了。”
月瑶沉默地想了片刻,突然转到建平帝身后,在他的诧异中跪下,双拳握住,轻轻地敲打起他的后腰。
……
夏焉听得入神。
从前他一直以为娘亲是个温柔姑娘,没想到竟同他一样活泼!
唔不对,应当是他像娘亲。
“若无旨意,这样做是犯上大罪,就算是砍头都不为过。”建平帝对夏焉道,“可朕当时居然一点儿也不生气,相反还觉得感动,那种情绪在朕的一生之中很少出现,回想起来,那时的月瑶就像一道突然闯入了虚白空洞的靓丽色彩。”
“然后呢?”夏焉轻声问。
“然后朕就走了,走时月瑶千叮万嘱,让朕明日再来。”建平帝一笑,“朕自然没有承诺她,回去事忙,亦很快就将她忘了。第二日下朝再经过时,朕想起了她,说实话,朕当时心中有些纠结,一边觉得自己并没有必要去见一个宫女,一边又下意识地想去。”
“父皇去了?”夏焉注视着建平帝。
“嗯。”建平帝点点头,“月瑶一脸开心地拿出一个护腰给朕,说是她缝的,说里头不止有棉絮,还加了干草药,戴上会发热,可以治腰痛。朕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