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9

的环境,十二岁的他早就懂得了忍耐。他还如此年幼,一无所有,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父亲给他,父亲就是他的天,他的脚也踏在属于父亲的土地上。忍耐了,将来父亲的这一切都是他的,忍耐不了,这一切都烟消云散。
  温宿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个孩子在他面前痛苦挣扎却又忍耐着不喊出声的模样,问他:“后悔吗?”
  温若寒咬破了嘴唇,从牙缝中挤出三个字:“不后悔。”
  温宿每次发作,把他的后宫和孩子挨个试了一遍。
  先用自愿转移,对他有“真心”的,下次便放过了,挑出了毫无真心的,用强制转移。
  温若寒幸运地只为父亲试过一次药,在这之后,温宿对他的戒备放松了许多。
  对于温良,温若寒是惹不起的,父亲的性命掌握在他手中。
  除了忍耐,还有等待。
  不夜天,中秋节。
  温宿每年的中秋节都要宴请依附于温氏的家族,一来为了凸显恩惠,笼络人心,二来也顺便举行岐山清淡会。年满十四岁的温若寒作为嫡长子,第一次出现在中秋晚宴上,坐在温宿的旁边。
  秦宗主带着他最引以为傲的女儿来了,她落落大方,面含微笑,跟在父亲身后,向温宿行了礼,然后又转向温若寒行礼:“见过温公子。”
  温若寒一阵狂喜,竟然是她!可是,她已经不记得他了,不卑不亢微笑着向他行礼之后,就跟着秦宗主坐到了安排给他们的位置。
  刘启也跟着他父亲刘宗主来了,看清温宿旁边坐着的温若寒后,只觉得晴天响了一个霹雳,要死定了。他哆哆嗦嗦地跟在父亲身后,企图用父亲的身体遮挡温若寒的视线,战战兢兢地与父亲同步一礼,怕不同步被温若寒看到他的脸。
  然而温若寒的视线完全不在他们身上,甚至有点恼怒地挥挥手让他们尽快离开,不要挡住他看秦清涟。
  □□的座位本来安排得比较靠前,越靠近温宿的座位表示越被重视,刘启却非要坐到尾座上去,刘宗主不得其解,问他却又只低着头,眼睛瞟向主座方向,刘宗主只当他是怯于温宿的威严,骂了一句“没出息”也就无可奈何地坐下了。
  刘启也不是傻子,他早顺着温若寒的视线找到了后者的焦点,秦清涟。于是他找了个与秦清涟方向相反的座位。
  刘启也知道,自己父亲很看重秦清涟,想娶作儿媳,曾以开玩笑的方式试探过秦宗主,被秦宗主拒绝,刘宗主还没有死心,让他多在秦清涟面前表现。看来,回去后要好好劝劝父亲,不要再做徒劳之事了。
  整个晚宴,温若寒的眼睛都停留在秦清涟的身上,父亲说了什么,别人奉承了什么,吃了什么喝了什么,他完全不知道。
  秦清涟的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与长辈彬彬有礼,与同辈男子大方得体、保持距离,与同辈女子时而正色论事,独挡一面,时而又笑作一团,女儿态尽显。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来自内心深处的、明媚的笑容。
  那笑容就像太阳一样,把温若寒的世界照亮了。
  虽然温氏自比太阳,可温若寒这十几年的人生,犹若乌云遮日,能看到乌云的金边,温暖与光明却遥不可及。
  温若寒明事以来,懂的第一个字就是“忍”,而现在,多了一个字:“求”。不是求于人,而是要自己追求,主动出击,不是等着父亲良心发现来“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字,“等”,等着自己强大,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得到想要的人。
  然而,很多事情,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等到温若寒强大,秦清涟就出事了。
  中秋节后不久,温宿又闭关了,温良从大梵山老家回到岐山,就以失职之罪将秦宗主等人下狱。
  秦清涟去探望父亲,被温良看中,以秦宗主性命相胁要强娶秦清涟。
  秦宗主自尽,秦清涟带族人逃亡,被温良半路截杀,又带回了岐山。
  秦清涟被迫嫁给了温良,再无她的消息,她的族人却成了温良身边的红人。
  刘启知道温若寒喜欢秦清涟,冒着被温若寒兴师问罪的危险偷偷来找他,描述了秦清涟的惨状,求他救救秦清涟,刘启也算是仁至义尽。
  但温若寒身边只有几个护卫,温良连温宿的近卫都能调动,难道他带着几个护卫就去抢人?
  只有温宿压得住温良,可温宿闭关不出,温若寒也听说过,他那父亲在练什么邪术,不能被打断,否则轻则走火入魔,重则身死、魂飞魄散。
  温若寒只好自己去了,以温氏嫡长子,将来宗主的身份压他,可温良并不惧怕,一来他向来得温宿重视,持宠而骄惯了,且温宿对这个儿子并不看重,他儿子很多,将来谁当家主还不一定呢,二来秦清涟是他温良“明媒正娶”,你温若寒自知是温氏嫡长子,难道强抢属下妻子?
  强抢,不是不可以,关键要抢得过。
  所有的条件温若寒都不具备。
  再后来,就是听说秦清涟的叔叔告密,揭发了几个家族的逃亡计划,几个家族惨遭灭门,连那个仁至义尽的刘公子也死了。
  最后,又听说秦清涟被带到秦府所有族人面前凌迟,秦氏也被灭了。
  这一切都是事后温若寒才知道的。从中秋节他们重逢以来,不过几个月时间,就物是人非。
  温若寒推开秦府的大门,府中到处贴满了符咒,秦家人的尸体已经被移走,据说扔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