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人都离开了,酒工前两天挑的水也已经被喝光,这挑水的活计自然轮到乔纪维来做。
  他拿了一木桶,往院子外走。钱母正好看到乔纪维只拿着一个木桶往外走,朝他喊道:“你怎么补拿扁担,你这一桶水一桶水的提,这瓮几时才能装满?”
  乔纪维回头,如实说道:“我不会用扁担挑水,这两桶水一挑起来我这肩膀就生疼生疼的,挑不起来。”话语间眼神竟变得有些无奈。
  钱母一摆手,“算了,你就这样提吧。小时候肩膀没被压着,现在再怎么使劲也挑不起来了。”
  此时已是三月下旬,树上的桃花已凋零,道路两旁开的野花也变得稀疏,野草倒是在猛长。果真花在春日里开得不长久。不知不觉中,钱大永已离开一个月有余了。
  乔纪维靠着这水桶,在村子里的水井边和家中来回赶,来来回回五六次,那缸里的水还没有填满,久而久之乔纪维的手都变得有些酸痛,翡翠在院子里看在眼里,但因为她是个姑娘,天生力气就小,却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干着急,替自家的少爷心疼。
  乔纪维提着空桶在村里的路上走,心想这些水一半要饮牛,还得洗菜煮饭,即便把这瓮装满清水,三天过后水又得用光,自己也还得来回提水,实在是太麻烦。
  既然如此,不如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这法子怎么个一劳永逸法呢?在院子里打一口井自然是最好的。
  乔纪维把缸里的水装满,歇了一会儿,就筹备起在院子里打井的计划。
  这井是好打,只是具体要打怎样的井,乔纪维的心里却费起了思量。
  在古代除非是高门大院,寻常百姓通常是不在自家院子里打井的。打一口井固然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人夜间在院子里走,这时候又没有电灯泡,在院子里深井旁走着终究是提心吊胆的。稍有不慎掉下去,一条命就没了,这恐怕也是寻常人家不在自家院里打井的原因。
  如何能在院子里打井又让人没有掉下去的危险,这是乔纪维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解决了这一点,就等于解决了打井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
  若是能让水被抽上去,那么乔纪维理想中的水井就出来了,还能防止人掉下去。
  不过这确实需要大量的物理学原理,乔纪维冥思苦想了大半天,又搁在图上画,大致想到了该打怎样一口井。
  乔纪维画的这张图从本质上讲就是个压井泵加下面一口井,在泵两处放上两个活塞,再在外面弄一个支点。若是往下压,里面的大气被抽尽,这水自然而然地便被抽上来。
  不过这原理虽简单,若是真得要造这机器,仅凭乔纪维一个人却是不成的。无奈之下,乔纪维只好找一个姓朱的铁匠,让他按照图的指示把泵造出来。
  这几日朱铁匠便跟乔纪维商议造这压井泵的诸多事宜。首先是原材料,乔纪维提议用铁。其实造水泵用铝是最好的,不太容易生锈,但这时候铝实在难冶炼,故而没有没有普及开来,这铁器,就凑合着用吧。
  在铁匠造这泵的同时,乔纪维已经在村子里招起劳力,在院子里开起工来。这些人一听乔纪维要在自家院子里挖井,都规劝乔纪维赶快遏制住这想法,他们的理由自然是村子里的人家几百年来院子里都没有井,若是平白无故地多出一口井,恐怕会出乱子,闹不好家人掉进井里,喜事也会变成丧事。
  但乔纪维也不听劝,就是要他们打井。他们见劝说无果,只好开干起来。
  直到井被挖出七八米深,朱铁匠还是没有把泵打造出来。这也不怪铁匠愚笨,毕竟这东西也算极复杂的工艺品。朱铁匠也是第一回 做,难免会不熟练。
  又过一天,铁泵经过淬炼终于完工,乔纪维先把泵上的长长的管道伸进井水里,在把泵安在井上。再在压井泵四周涂上呢,原来打的井被埋藏在下面,就好像消失了一般。只能看到其上的压井泵。
  院子里十几个打井人围观,觉得挺新奇的。一人禁不住道:“这东西就跟个亭子似的。”
  确实,这泵上面的的外观确实像个亭子,之后上面加了一个帽柄似的长长的铁柄,看上去有些不协调。
  一人大惑不解,“把这井上面都给盖住了,这水可怎么出来?”
  乔纪维听见言语,把走到井后面把铁柄上下按压,没过一会儿,水便突突地从外面的口子里冒了出来。众人一见,都啧啧称赞。
  一种新事物被造出来,总要有个名字,乔纪维按这井出水的方式,就把这井取名压井。
  钱家开了个好头,众村人也纷纷效仿。只是他们也孤掌难鸣,于是也只能依靠先前挖井的那一批队伍。挖井时乔纪维定下一个规矩:若是给队里的人家挖井,分文不取,但要让家人准备好铁器。若是到其他人家打井,则要另外收取两百文钱。
  乔纪维这么规定,就等于说打井是合作伙伴的福利。而其他人家,则是客户。打井的同时铁匠造泵也在持续跟进。
  村子里人家不多,没过十几天,几乎每家都配备了一口压井。这一下子可让村里人取水大大地方便了。再也不用担心挑水肩膀疼了。


第61章
  待给村子里所有人家和朱铁匠家打好压井,打井队的人又想靠着打井赚一些钱,就劝乔纪维领着他们到乡里或者县里打井。
  面对这么一大宗生意,乔纪维自然也不拒绝,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