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日期,以及希望大家有故事的、有文笔的、有建议的都可以踊跃投稿,一旦选中,有惊喜!
  陈湘等学生们还以为可以自己自由发挥的写文章,没想到是命题作文,这作文还一改再改,被打回来写了无数次,最后卫舟特地拿去给郑蕴和邹师爷看,有没有犯忌讳。
  听到邹师爷的肯定回复:“本朝风气还算开化,只要不是谋逆之言论,都没什么大问题。”
  卫舟这才放心的把稿子拿去刻印,第一期报纸新鲜出炉的时候,所有参与的学子们心情是激动的,就连吴博士这个原本不大想管事的人慢慢也越来越有参与感,尤其是他还有首诗刊登在上边。
  算学博士的契兄乃是县令大人,本科进士科探花,卫舟没刊登郑大人的诗反而刊登了他的诗,这岂不是对他的肯定。
  这就有些误会了。
  第一期报纸是投石问路,不止学生们和吴博士,卫舟给县衙的官吏和本地大户之家,都各送了一份报纸过去。
  本地大户看着报纸上那篇关于他们的文章,虽然直接把捐献的东西写的数字化有些太□□裸了,但是看到后边对他们这些大户的赞赏和感激,还有那副捐赠图,虽然他们分明是叫家里下人送的东西去,并没站在一起过,但他们还是高兴。并且心里暗暗计较,下次再有这捐赠的机会,必然要比隔壁某某某捐得更多,不能被比下去。
  那些官吏们心情就复杂了:“没想到这位新县令虽不显山不露水的,但他那契弟如此贤惠,这么会给他邀名声。”明明就是喊几个农夫过来认识几个大字,叫一般顽童过来吃个饭,就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好似干了多么了不起的事一般。
  但现在再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邹师爷也跟郑蕴道:“大人上回的扫盲班和蒙学班的事报到州府便收到勉励,这回不妨把报纸送过去,也是本地实时要事。”
  这报纸发行,卫舟也是定在初一那日,在扫盲班的时候,大家来看热闹的时候,卫舟果然让人读报纸了。
  所有百姓们因为提前的调查问卷,自觉参与度很高,都很关心报纸里的内容呢,且这报纸写的也都是今日里发生的事,是他们眼前看到的事,不免跟着附和几句:“原来蒙学班是县令大人支持办下来的,原来宋员外还往蒙学班里送了粮食,我就说他是大善人。”
  说道那孝子背母看病的故事时,还有人道:“那孝子就住我隔壁,我还给他家送过葱呢。”
  如此总总,不一而足。
  

  ☆、53

  
  读报工作很成功,就连最后几首大家不太听的懂的诗,众人也都摇头晃脑的听懂了一般点评几句。
  而后卫舟把报纸贴在立起来的公告栏上,又指着旁边做好的信箱道:“日后大家有故事的有建议的都可以投稿在这里,若采纳了文稿或建议,投稿有奖。”
  百姓们不免焦虑,他们虽然死记硬背的学了几个字,但不会写文章啊,卫舟便道:“你们的孩子不是来上学了吗,可以叫他们写,他们不会写的字,可以等他们去学校里问老师。”反正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让他们多认字就是了。
  虽然现场场面看似很火爆,来听报纸来看热闹的人很多,此后他们还经常会跑到贴报纸的地方断断续续的自己品读,但花钱买报纸的百姓还是很少。反而大部分购买的人家都是学生的家长和那些大户,是卫舟提前送过一份报纸的人家。
  这一点卫舟也早就预料到了,他统共也只印刷了一百份,一发完,卖完就不再印了。
  另一边郑蕴也是个办事快的,很快就叫人做了些蜂窝煤出来,只是蜂窝煤机用的不是铁制而是木制。
  这其后卫舟只是跟着看了回热闹,顺便跟郑蕴提了提烧煤的注意事项,便没管这后续,后续这煤矿如何采挖如何管理,这蜂窝煤怎么制作怎么售卖,都是郑蕴的事。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只是等到农忙之前,卫舟竟收到了杨文晏的来信和东西。杨文晏的玻璃事业终于是成功迈进新的篇章了,成功制出上等玻璃制品后,他果然按照先前的协议,免费送了他一批玻璃器皿、玻璃餐具、玻璃镜子。
  至于望远镜什么的,很遗憾,心里面杨文晏支支吾吾的说,不能给他了,那东西如今是被管控的东西。
  卫舟看信的时候是在书房里和郑蕴一起的,如今他们习惯了一起待在书房里办公的,看完信后不免同郑蕴吐槽了几句,不过虽然没有望远镜,但是其他东西送的还挺多,而且这东西易碎,又离的这么远,肯定不好运,也是他费了心。
  郑蕴道:“阿弟大方,玻璃的方子就这么免费给了他,他送些成品也是应该。”
  卫舟道:“也不是,互惠互利吧,咱们自己没人没窑造不出玻璃来,只能靠别人罗。卖方子是一杆子买卖,我若真卖了方子,到时候买他的玻璃,那钱还不是得吐出来。”
  接着卫舟又喜滋滋道:“这些你送上峰的礼品也有了。”卫舟也没想到这里送礼品的风气是固定的,他之前只有纸张和肥皂拿的出手,现在有了玻璃制品倒是方便许多。
  郑蕴神情越发温和:“有劳阿弟为我打点。”
  “哪里哪里。”卫舟赶忙收回心思给杨文晏回信。
  在信的末尾处不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