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6

到了那种深山老林的偏僻落后村子。
  本来以她的长相是可以卖到繁华城市女闾做美姬的,但也正是因为她长得太漂亮了,那些地痞流氓担心她是大户人家小姐被找回去惹上麻烦,索性贱卖到深山村子一辈子出不来更稳妥。
  以至于最终赵王派出来的人并没有找到她,而当她自己从深山逃出来的时候,赵国已灭,得知灭国祸起开端是她的赵国百姓无一不想找到她啃肉喝血泄愤,以平国破家亡之恨!
  曾经高贵风光的公主,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街头老鼠。
  -
  而相比赵国百姓的哀怨,秦国这边百姓就是欢天喜地。
  在通过热闹和公正的投票之后,秦国各村镇、城郡等等全部都选出了相应的百姓代表。这些人里面有老有少、有识字的有不识字的,有商贾贵族也有白丁,但无一例外都是当地非常得民心的人,是百姓自己选出来的。
  其中不是没有心术不正的人想作弊,可都被揪了出来,轻者判刑入牢,重者直接斩杀没有商量余地。
  而伴随着不断有微服私访的钦差惩戒各地贪官污吏,也让当地官府当差的人战战兢兢,不敢再做以前的小动作。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公正之举,百姓们头一次对君王产生了打心底的尊敬和维护。
  在身后百姓们的欢呼目送中,这些承载着百姓希望的代表们也都挺起胸膛前往王城,心中也带着期望和兴奋。
  唐钰和殷禹对此次“百姓大会”也非常重视,早早的就安排人准备接待和会议的工作,光靠军队是无法长久压制住朝廷**的,想要秦国更好,百姓和官员之间需要一个制衡。
  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不仅仅只靠官员就可以,只有国民齐心,才能创造更加强大的未来。
  殷禹登基之后制造了不小动静,虽然是在秦国境内,但各国也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虽然暴君所下的圣旨全部都是为民,看起来似乎只想一心提高百姓生活而无其他想法,可其他各国的人怎么会放心?真的相信殷禹没有扩展疆土的念头。
  更重要的是高产量的红薯土豆消息,才是其余六国最关心的。
  解决百姓温饱乃现在所有国家共同的难题,秦国想独占红薯土豆怎么可以?必须分一杯羹!粮食也是国力的比拼之一。
  因此,在秦国第一届百姓大会开始之前,他们就先迎来了六国使者的拜帖。
  是来要好处,也是探虚实,秦国新君上位连番大动作什么意思?暴戾如殷禹真成了爱民如子的仁君?
  唐钰对六国送来的拜帖并不担心,“他们要来看,咱们就让他们看。不怕他们关注防备,就怕他们不上心……”
  事实上他还很高兴,未知是最可怕的,六国越是对他们情况模糊,戒心就越重。秦国本来就已经强大到足以和姜国争夺第一国家的地步了,他们不需要其余国家再恐惧。
  只有六国越‘了解’他们,才会越放心,才会把目光转移。
  想要红薯土豆可以啊,秦国是个非常‘乐于分享’和‘帮助’的国家,反正大家以后都是‘一家人’,你好我好大家才能好不是?
  仿效教育和其他的也行,只要你们国家大王有胆子像暴君这般血洗朝堂,不怕触动国家根本压制得住内乱就头铁的上,咱们不介意相互学习交流!
  作者有话要说:  -
  暴君:老七,战忽局全面开工准备。
  江戏精:是,王兄!


第88章 战忽三人组
  170.  六国来意
  此次六国是打定主意要来秦国‘拜访’的, 前脚拜帖送过来,后脚各国使臣就出发了,完全就没想过, 也不给秦国拒绝的机会。
  因此唐钰这边前脚收到拜帖十天都不到, 六国使臣就已经同时抵达了王城, 看得出来这绝对是约好的。
  唐钰和殷禹心知肚明,心中鄙视这群人的强盗行为,面上还是派人招待, 并且当晚就设立了宴会给六国使臣接风洗尘,态度不过于热情也不冷淡, 所有规格流程按照正常走, 让人挑不出错。
  虽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情,但是秦国的接待也不算失礼,各国使臣也没什么意见, 安安心心吃喝, 等到第二日拜见时, 才说出关于红薯土豆的来意。
  话里话外都是求证红薯土豆的亩产量真的能够上千斤吗?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种好事你们秦国不能独占, 如此好东西必须大家分享, 不然我们六国可就不要脸围攻你了!
  当然, 这是唐钰的总结,大家都是要面子的政.客, 说话还是得委婉,不过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这么强盗。
  但是事关全国百姓温饱问题,这种时候大家也讲不了那么多脸了, 他们不能放任秦国独占,一旦秦国解决了粮食问题,而他们六国没有,那么七国的仗根本不用再打,下面的百姓怕是就是举家搬迁过来当秦国人。
  这没有开玩笑,现实就是如此,天大地大没有吃饭大。
  所以打算全国种植红薯土豆的时候,唐钰和殷禹也没想过独占,这个事情根本没法遮掩,别以为古代通讯落后各国之间就封闭,打探敌国情况是最基本的日常。
  “红薯土豆的亩产量确实非常高,耐寒耐旱,只要好好种植收获不小,再搭配其他的粮食解决百姓温饱完全没问题,我们已经尝试种植过两年了,摸索清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