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间已倾身唇与唇相存
气息温温舌尖冷冷
第5章 小甜豆
2018.2.10
三月的中午,窗边拂上一方轻暖的阳光。
沈时瑜趴在书立后面,看着身边睡着的人。
秦维清睡得很安静,均匀的呼吸轻轻吹开鼻尖边的卷子一角。
真帅啊。
盯了一会,秦维清睫毛颤了缠,像是要醒过来。
睫毛真长啊。
秦维清慢慢睁开眼,睡得眼角带着微微的红润,眼神迷茫,打了个哈欠,眼里浮上一层水光。
啊。
秦维清眨了下眼,对上沈时瑜的目光,“你这是……什么眼神啊喂!”
沈时瑜笑了笑,“看到你了的眼神。”
2018.2.11
——看我,不准看别人。
——好好好,我视野太小,你丫脸又大,放下你就没位置了。
【脸红】
——开心了吧,开心了你就动动啊,坐我身上不动你是想憋死我吗。哎,说你呢,你再不动我顶了啊。
2018.2.17
——我们……分手吧。
——【叹气】你爱我吗,维熙?
——【沉默】【挣扎】……不爱了。
——【微笑】我爱你呀,维熙。
——【沉默】……
——【微笑】我爱你,维熙。为什么要分手?
——你……原本是直的,你原本不用面对这些的……
——【叹气】维熙你学习可比我好,你自己都说了是“原本”了。我现在不是直的,我现在理应面对这些。
——【眼角红了】【被擦了擦眼角】
——哎,别哭啊。你把我掰弯又抛下我,你是要我找其他男人啊还是想让我重新去面对女人啊?我是那种人吗?
——【哭】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拿纸】你爱我吗,维熙?
——【沉默】【抿嘴】……爱,可是……【被捂嘴】
——没有“可是”【擦眼泪】我们一起一步步向前走,就不会有“可是”。
第6章 致理
“臣恪言。
陈以苛政暴吏治天下,黎元苦之久矣。陈康和十年,岁至甲辰,范禹起于山东,率百余之众,将迁徙之卒,揭竿为旗,斩木为兵,转而攻陈。至是,天下云集响应。
陛下乃燕之嫡裔也,陈破燕后,沦为庶民。陛下尝痛恨陈政之暴,谓叹民生之苦。闻山东作难,亦愤然将兵族陈,以匡复先朝也。
臣固黔首,着以短褐。曾背负天光,刈麦于江东。略识坟典,粗通《六艺》,偶诵《梁甫吟》,常念坊间曲。陛下不以臣微贱,枉用相顾于茅屋之中。陛下求贤如周公握发,亦若陈蕃下榻,况千里之马,若无伯乐,孰能知其千里耶?因而陛下知遇之恩,臣无以为报也。
臣不才,非将兵拔城之辈,唯弼士佐臣之属也。伏愿矫檄策,献良计。以臣之薄学,绥百姓,兴田垄。太仓黍充盈,可支十年。至此,使战于千里之外,粮草亦可继也。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康和十六年季春,陛下践祚于京都,改年号为安靖。四海甫定,九州涂炭,民生凋敝。臣尝谏言,“应抚百姓,示仪规,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陛下许之。视臣之所言,陛下多听之纳之,何其宠沃,臣敢以魏征自比,则陛下宽臣埒太宗,恩泽若此,非臣陨首结草可以报也。
臣不佞,或辑乱之才,非盛世之臣也。今天下承平日久,河清海晏,可垂拱而治。陛下圣明,群臣忠贤,黎民和乐,疆埸无犯。臣欲有所言而无以进谏者,是故自忖才尽,厚遇之恩报矣,遂敢请辞。
自臣随陛下勤王以来,已十有三年也。江东茅屋旁有一柳,臣临别时所植,而今容已亭亭如盖也。
臣不胜受犬马怖恐之情,谨拜表以闻。”
“爱卿此表何意?!”
“臣乞骸骨。”
“爱卿年方过而立!”
“臣请致仕。”
“爱卿为国之重器,何谓致仕!”
“……臣身患急疾。”
“致理你昨日还干得我哭出来!”
“……陛下,注意您的用词。”
“为何……辞官?”
“臣累了。”
金銮殿上,燕沉坐在冰凉的龙椅上,秦恪身着绛紫官服跪伏阶下。十三年前在江东的惊鸿一瞥,他便已深陷情沼。十三年后,燕沉发现,他还是没有看透秦恪。
燕沉闭上眼,右手抵住额头,长叹一口气,“十天,再给我十天。”
“好。”
『……安靖七年,十月既望。□□崩,年仅三十六。司徒秦恪悲恸难禁,少倾薨……
《燕史·□□本纪》』
“致理。”
“嗯?”
“这棵树,真的像伞一样了。”
轻笑,“时间一如石中火,隙中驹呀。”
作者有话要说: emmmmm文言文那段 看的懂……嘛?
第7章 第一人称书信体
【你走之后】
你说你想当自由摄影师.满世界乱跑
我就陪着你飞
陌生的国家.狭小的宾馆
我从异国文字的汪洋里探出头你.就在身旁
灯光有时很暗.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