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打扮...同粮草队一般。”
谢必安翻看了其中一具尸体,神情凝重。
想必是方才他的营帐还亮着灯的原因,这些人没敢对他下手,于是将目标都集中向了睡下的范无咎。只是他们并没想到范无咎的警惕性如此强,未等他们靠近床铺,那本该睡熟的人便腾起,向他们挥手掷出了四五个飞刀。
范无咎不语。同谢必安一样,他也联想到了近期潜入粮草队的一些人。
陷入沉思的他余光无意瞥过正半蹲下查看尸体的谢必安身后时,瞳孔剧缩,立刻大声向谢必安提醒道:
“安兄当心身后!”
与范无咎长年累月积成的默契在那,谢必安不疑有他,反手便将手中的短剑刺向身后,正中那人胸口。
然而就在谢必安出剑的那瞬间,范无咎忽觉后背忽然一凉,随即便发现有乌青的刀尖从自己胸前贯穿出。
“无咎——!”
当谢必安注意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那刺客的匕首已然穿透过范无咎身体,然后拔了出来。
“啧...”
范无咎强忍住剧痛迅速钳住刺客的脖子,伴随着清脆的一声“咔擦”,干脆利落地将其拧断。而做完这一切的范无咎也用尽了身上所有的力量,虚脱般地倒下。
谢必安哪能眼睁睁看着范无咎倒在冰凉而坚硬的地上?他疾步至范无咎身侧,伸手接住了他,然后稳稳扶住范无咎无力的身体蹲坐下,好让他靠着自己,也方便查看伤口。
“幸好...”谢必安松了一口气。
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伤及要害。
他们所处的位置前后通风,以致于范无咎的身子因为受凉而有些颤抖。谢必安便让他的一只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将他半抬上床铺坐下,又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料,紧压住他的伤口止血。
“忍耐片刻,我已遣人去寻军医了。”
面对谢必安饱含担忧与不安的目光,范无咎微微张口,想要告诉谢必安不必惊慌,自己并无大碍,却不想重重地咳出一口血。
黑色的血。
“...!”
血渍异样的色泽灼伤了谢必安的双眼,饶是向来冷静的他此刻也难以保持镇定了。
匕首上淬了毒...
谢必安安置好范无咎,再次回到了那些尸体旁,将每个刺客的兵器都检查了一遍。
只有最后两名刺客的匕首的颜色有异,定是淬过毒。
先是利用人数的优势消耗他们的精力,又另派两名刺客隐匿气息潜藏在暗处,为的就是前面的人未能得手后,待他们放下警惕再进行突袭。只要用淬毒的匕首刺伤他们,即便无法拿不下性命,也能重创他们。
有谋有划,手段阴险至极。
饶是向来沉稳谢必安此刻也无法抑制住内心汹涌的怒火。
“咳...安兄莫担心...”
范无咎的语气虚弱,有强撑的隐忍在内。他知道自己这副模样毫无让人不担心说服力,可他还是不想因他谢必安露出那样的眼神。
担忧、惊慌、愤怒。
还有几乎不可察觉的...一丝狠意。
但谢必安隐藏得很好,表情上除了眉头稍稍蹙起,并无异样。
“莫说话了。好生靠下,军医很快就来。”
话音刚落,便有急促的脚步声在营帐外响起。
“将军恕罪,属下来迟。”
是士兵带来了军医。
军医将范无咎的伤口仔细包扎好,开了几副汤药说先吃着。但他无法将毒素根除,仅仅只能暂时抑制,解毒还需另请高明。
无奈之下,谢必安只得传书向圣上禀告,请求允许自己带范无咎回南台寻医。
好在天子仁善,不仅点头应允,还派了宫中太医去了将军府,并另赐一名医娘伺候范无咎。
医娘名曰“千红”,不仅医术高超,还生得绰约多姿。
范无咎中的毒为棘火毒,是北巫的一种慢性剧毒。性烈、难以根除,需长期服解毒汤药、仔细调养。尤其忌讳动武,以免加快毒性的渗透。
皇帝下令彻查此事。
顺着谢必安提供的线索,大理寺很快便调查出了结果。
果不其然,刺客是混入粮草队的巫国人。
百官愤然,怒斥北巫人玩弄手段、心肠歹毒,简直不把我大安放在眼里。接着以丞相为首的官员联名上奏,惩治北巫,为范大将军讨个说法。
遂皇帝下旨,赐号谢大将军“镇北”,率兵讨伐北巫。
然而范无咎棘火毒未愈,故此次出征仅谢必安一人。
而这,便是二人心结所在。
“若那时我能够及时发现身后的情况...”怎会让北巫的刺客得逞呢。
夜里,范无咎总是这般,怔怔注视着灯盏里跃动的烛焰自言自语。
如果不是自己大意...
可这世上没有如果。
如今余毒未尽,身子大不如,不仅不能与谢必安并肩作战、让他独自去面临危险,还总让他平白为自己担心,他怎甘心坐以待毙?
范无咎心怀愧疚,谢必安又何尝不是。
如果没有无咎提醒自己,当初被刺伤的便是自己。而正常情况下以无咎如此强的警惕性,又怎么会发现不了他身后接近的刺客?
但他们终是缄默,谁也不提及于此。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没有尽头、没有终止的愧疚,只会让对方空难安。
这种情况也正如此次出征一般
谢必安翻看了其中一具尸体,神情凝重。
想必是方才他的营帐还亮着灯的原因,这些人没敢对他下手,于是将目标都集中向了睡下的范无咎。只是他们并没想到范无咎的警惕性如此强,未等他们靠近床铺,那本该睡熟的人便腾起,向他们挥手掷出了四五个飞刀。
范无咎不语。同谢必安一样,他也联想到了近期潜入粮草队的一些人。
陷入沉思的他余光无意瞥过正半蹲下查看尸体的谢必安身后时,瞳孔剧缩,立刻大声向谢必安提醒道:
“安兄当心身后!”
与范无咎长年累月积成的默契在那,谢必安不疑有他,反手便将手中的短剑刺向身后,正中那人胸口。
然而就在谢必安出剑的那瞬间,范无咎忽觉后背忽然一凉,随即便发现有乌青的刀尖从自己胸前贯穿出。
“无咎——!”
当谢必安注意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那刺客的匕首已然穿透过范无咎身体,然后拔了出来。
“啧...”
范无咎强忍住剧痛迅速钳住刺客的脖子,伴随着清脆的一声“咔擦”,干脆利落地将其拧断。而做完这一切的范无咎也用尽了身上所有的力量,虚脱般地倒下。
谢必安哪能眼睁睁看着范无咎倒在冰凉而坚硬的地上?他疾步至范无咎身侧,伸手接住了他,然后稳稳扶住范无咎无力的身体蹲坐下,好让他靠着自己,也方便查看伤口。
“幸好...”谢必安松了一口气。
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伤及要害。
他们所处的位置前后通风,以致于范无咎的身子因为受凉而有些颤抖。谢必安便让他的一只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将他半抬上床铺坐下,又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料,紧压住他的伤口止血。
“忍耐片刻,我已遣人去寻军医了。”
面对谢必安饱含担忧与不安的目光,范无咎微微张口,想要告诉谢必安不必惊慌,自己并无大碍,却不想重重地咳出一口血。
黑色的血。
“...!”
血渍异样的色泽灼伤了谢必安的双眼,饶是向来冷静的他此刻也难以保持镇定了。
匕首上淬了毒...
谢必安安置好范无咎,再次回到了那些尸体旁,将每个刺客的兵器都检查了一遍。
只有最后两名刺客的匕首的颜色有异,定是淬过毒。
先是利用人数的优势消耗他们的精力,又另派两名刺客隐匿气息潜藏在暗处,为的就是前面的人未能得手后,待他们放下警惕再进行突袭。只要用淬毒的匕首刺伤他们,即便无法拿不下性命,也能重创他们。
有谋有划,手段阴险至极。
饶是向来沉稳谢必安此刻也无法抑制住内心汹涌的怒火。
“咳...安兄莫担心...”
范无咎的语气虚弱,有强撑的隐忍在内。他知道自己这副模样毫无让人不担心说服力,可他还是不想因他谢必安露出那样的眼神。
担忧、惊慌、愤怒。
还有几乎不可察觉的...一丝狠意。
但谢必安隐藏得很好,表情上除了眉头稍稍蹙起,并无异样。
“莫说话了。好生靠下,军医很快就来。”
话音刚落,便有急促的脚步声在营帐外响起。
“将军恕罪,属下来迟。”
是士兵带来了军医。
军医将范无咎的伤口仔细包扎好,开了几副汤药说先吃着。但他无法将毒素根除,仅仅只能暂时抑制,解毒还需另请高明。
无奈之下,谢必安只得传书向圣上禀告,请求允许自己带范无咎回南台寻医。
好在天子仁善,不仅点头应允,还派了宫中太医去了将军府,并另赐一名医娘伺候范无咎。
医娘名曰“千红”,不仅医术高超,还生得绰约多姿。
范无咎中的毒为棘火毒,是北巫的一种慢性剧毒。性烈、难以根除,需长期服解毒汤药、仔细调养。尤其忌讳动武,以免加快毒性的渗透。
皇帝下令彻查此事。
顺着谢必安提供的线索,大理寺很快便调查出了结果。
果不其然,刺客是混入粮草队的巫国人。
百官愤然,怒斥北巫人玩弄手段、心肠歹毒,简直不把我大安放在眼里。接着以丞相为首的官员联名上奏,惩治北巫,为范大将军讨个说法。
遂皇帝下旨,赐号谢大将军“镇北”,率兵讨伐北巫。
然而范无咎棘火毒未愈,故此次出征仅谢必安一人。
而这,便是二人心结所在。
“若那时我能够及时发现身后的情况...”怎会让北巫的刺客得逞呢。
夜里,范无咎总是这般,怔怔注视着灯盏里跃动的烛焰自言自语。
如果不是自己大意...
可这世上没有如果。
如今余毒未尽,身子大不如,不仅不能与谢必安并肩作战、让他独自去面临危险,还总让他平白为自己担心,他怎甘心坐以待毙?
范无咎心怀愧疚,谢必安又何尝不是。
如果没有无咎提醒自己,当初被刺伤的便是自己。而正常情况下以无咎如此强的警惕性,又怎么会发现不了他身后接近的刺客?
但他们终是缄默,谁也不提及于此。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没有尽头、没有终止的愧疚,只会让对方空难安。
这种情况也正如此次出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