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敌方将军不容小觑,可谓是料事如神,竟猜到了他们的全部部署。
谢必安的眼中也难得地出现了棘手的情绪。
沉吟片刻,谢必安果断地下令:“分一部分人出来与我断后,让其他将士先撤出峡谷。出去后再另作打算。”
契阔与那名斥候抱拳回道:“是!”
按照眼前复杂的局势,这一战短时间内注定胜负难分,他们也早已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而意外,却突然降临。
这日傍晚,范无咎正在屋内用一块润湿过的帕子仔细地擦拭油纸伞的伞面。
油纸伞若长时间没有接触到雨水,上面的桐油是会干掉的。这样一来,伞面会干缩变小,逐渐难以撑开。而今年入春后,南台的雨水并不多,大多也是雷雨,不一会便停了。加之范无咎出门甚少,也没有什么机会用上它,所以需要时不时保养一下。
“大人——”成说大老远地便扬声唤起范无咎来,“大人,边关八百里加急!”成说气喘吁吁地奔至范无咎面前,手里面拿着一个信封。
范无咎擦拭的动作一顿,立即将手中的东西搁在了大案上,肃然道:“拿过来。”
不知为何,他感到了强烈的不安。
从成说手里拿过了那封信,范无咎动作有些凌乱拆去信封,将里面的信笺拿出展开。刚阅读完前两句话,他的脸色便骤然大变。越往下阅读,他捏住信笺的手便越来越颤抖。
成说哪里见过如此失态的范无咎,忍不住想问发生了什么,却又不敢开口,于是便紧张地唤道:“大人...?”
范无咎想要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可他颤抖的声线却出卖了他的内心:
“安兄...生死未卜。”
成说一愣,觉得难以置信。本还想询问详细情况,范无咎却直接将那张信笺递给了他。
数日前,攻往祁连的十万军队于一线天峡谷遇伏,如今只剩下七万人。
而谢必安则如另外三万人一般,彻底失联。
有士兵在峡谷外侧找到了谢必安几个近卫的尸体。尸体不远处的山沟里,则散落着谢必安染血的盔甲与发冠。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线索。
范无咎如脱力般重新坐回大案前,紧紧盯着眼前的那把油纸伞,让人看不出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大人...”成说担忧地唤道。“仅仅一个发冠和部分盔甲,这证明不了什么。”
范无咎极少有情绪表露在外。但纵使他现在看上去还算冷静镇定,跟随他多年的成说哪会不明白。
见范无咎毫无反应,成说再次鼓起勇气道:“所以大人一定要相信,谢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定能够化险为夷!”
虽说此时说这样的话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但这是成说所能给予范无咎最大的慰籍了。
范无咎终于有了反应,却还是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嗯。”
他摆摆手,示意他不用担心自己。成说知道自己继续呆在这里并不合适,于是默默退下,替范无咎关上了房门。
门关上的一瞬间,里外便成为了两个世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开始默默分析信里的内容。
最好的情况,谢必安是被北巫掳去做了人质;
最坏的情况...不言而喻。
所以谢必安...恐怕真的凶多吉少了。
范无咎不敢再想下去。
将手托住额头,手肘撑在案上,身子一动不动,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现在该做些什么?
或者说他能做些什么?
不,他什么也做不了。
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大将军。
彷徨、无力充斥在他全身每一个角落。
他想,上一次陷入绝境之中是什么时候了呢?
是儿时被迫躲进乱葬岗,独自与棺材内可怖的腐尸共度一晚的时候?还是遍体鳞伤、饥寒交迫地倒在街头,看着眼前的人群熙熙攘攘,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这个濒临死亡的男童的时候?
他觉得,没有过任何时候像此时此刻这般手足无措过。
范无咎吐出一口浊气,指尖不禁轻触上了伞柄上的那行被摩挲得有些模糊的字。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真的一语成谶了吗?
可他宁愿彼此相忘于山河,也不想要安兄的这种“长相思”。
☆、后路、变故
范无咎将自己的脸隐没在黑暗里,眉间本鲜红的师门印也黯淡了下来。
眼前突然浮现出三年前谢必安出征时的场景。
凛冽的长风吹起了谢必安柔顺的头发,随旌旗飒飒飘飖,被雪花染得斑白。但他柔柔的笑容却好似初春的阳光一般具有枯木逢春的力量,融解了一切严寒,带来无尽温暖。
那时范无咎注视着谢必安无瑕的侧脸痴痴地想,如此,也算是同安兄白头与共了吧。
可当谢必安的背影逐渐离自己远去时他才醒悟,自己的痴妄有多么可笑。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范无咎如梦初醒般在虚空中伸出了手,仿佛这样便能够挽留下他离去的背影。
可当谢必安在自己指尖彻底消失不见时他才明白,自己与谢必安之间的距离有多么遥远。
他们一个在天涯,一个在海角。
他从未留住过谢必安。
从来都没有。
范无咎又开始近乎偏执地摩挲伞柄上那
敌方将军不容小觑,可谓是料事如神,竟猜到了他们的全部部署。
谢必安的眼中也难得地出现了棘手的情绪。
沉吟片刻,谢必安果断地下令:“分一部分人出来与我断后,让其他将士先撤出峡谷。出去后再另作打算。”
契阔与那名斥候抱拳回道:“是!”
按照眼前复杂的局势,这一战短时间内注定胜负难分,他们也早已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而意外,却突然降临。
这日傍晚,范无咎正在屋内用一块润湿过的帕子仔细地擦拭油纸伞的伞面。
油纸伞若长时间没有接触到雨水,上面的桐油是会干掉的。这样一来,伞面会干缩变小,逐渐难以撑开。而今年入春后,南台的雨水并不多,大多也是雷雨,不一会便停了。加之范无咎出门甚少,也没有什么机会用上它,所以需要时不时保养一下。
“大人——”成说大老远地便扬声唤起范无咎来,“大人,边关八百里加急!”成说气喘吁吁地奔至范无咎面前,手里面拿着一个信封。
范无咎擦拭的动作一顿,立即将手中的东西搁在了大案上,肃然道:“拿过来。”
不知为何,他感到了强烈的不安。
从成说手里拿过了那封信,范无咎动作有些凌乱拆去信封,将里面的信笺拿出展开。刚阅读完前两句话,他的脸色便骤然大变。越往下阅读,他捏住信笺的手便越来越颤抖。
成说哪里见过如此失态的范无咎,忍不住想问发生了什么,却又不敢开口,于是便紧张地唤道:“大人...?”
范无咎想要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可他颤抖的声线却出卖了他的内心:
“安兄...生死未卜。”
成说一愣,觉得难以置信。本还想询问详细情况,范无咎却直接将那张信笺递给了他。
数日前,攻往祁连的十万军队于一线天峡谷遇伏,如今只剩下七万人。
而谢必安则如另外三万人一般,彻底失联。
有士兵在峡谷外侧找到了谢必安几个近卫的尸体。尸体不远处的山沟里,则散落着谢必安染血的盔甲与发冠。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线索。
范无咎如脱力般重新坐回大案前,紧紧盯着眼前的那把油纸伞,让人看不出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大人...”成说担忧地唤道。“仅仅一个发冠和部分盔甲,这证明不了什么。”
范无咎极少有情绪表露在外。但纵使他现在看上去还算冷静镇定,跟随他多年的成说哪会不明白。
见范无咎毫无反应,成说再次鼓起勇气道:“所以大人一定要相信,谢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定能够化险为夷!”
虽说此时说这样的话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但这是成说所能给予范无咎最大的慰籍了。
范无咎终于有了反应,却还是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嗯。”
他摆摆手,示意他不用担心自己。成说知道自己继续呆在这里并不合适,于是默默退下,替范无咎关上了房门。
门关上的一瞬间,里外便成为了两个世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开始默默分析信里的内容。
最好的情况,谢必安是被北巫掳去做了人质;
最坏的情况...不言而喻。
所以谢必安...恐怕真的凶多吉少了。
范无咎不敢再想下去。
将手托住额头,手肘撑在案上,身子一动不动,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现在该做些什么?
或者说他能做些什么?
不,他什么也做不了。
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大将军。
彷徨、无力充斥在他全身每一个角落。
他想,上一次陷入绝境之中是什么时候了呢?
是儿时被迫躲进乱葬岗,独自与棺材内可怖的腐尸共度一晚的时候?还是遍体鳞伤、饥寒交迫地倒在街头,看着眼前的人群熙熙攘攘,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这个濒临死亡的男童的时候?
他觉得,没有过任何时候像此时此刻这般手足无措过。
范无咎吐出一口浊气,指尖不禁轻触上了伞柄上的那行被摩挲得有些模糊的字。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真的一语成谶了吗?
可他宁愿彼此相忘于山河,也不想要安兄的这种“长相思”。
☆、后路、变故
范无咎将自己的脸隐没在黑暗里,眉间本鲜红的师门印也黯淡了下来。
眼前突然浮现出三年前谢必安出征时的场景。
凛冽的长风吹起了谢必安柔顺的头发,随旌旗飒飒飘飖,被雪花染得斑白。但他柔柔的笑容却好似初春的阳光一般具有枯木逢春的力量,融解了一切严寒,带来无尽温暖。
那时范无咎注视着谢必安无瑕的侧脸痴痴地想,如此,也算是同安兄白头与共了吧。
可当谢必安的背影逐渐离自己远去时他才醒悟,自己的痴妄有多么可笑。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范无咎如梦初醒般在虚空中伸出了手,仿佛这样便能够挽留下他离去的背影。
可当谢必安在自己指尖彻底消失不见时他才明白,自己与谢必安之间的距离有多么遥远。
他们一个在天涯,一个在海角。
他从未留住过谢必安。
从来都没有。
范无咎又开始近乎偏执地摩挲伞柄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