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柿子遇见白糖,渗出体内酸酸的汁水,遇见甜甜的糖粒,只需稍等片刻,糖粒慢慢融化,消无声息的融进微红的汁水里,酸酸甜甜的滋味,无论何时想起,都抑制不住的咽口水。
吃摘下,来的柿子时,因为不知道味道如何,还要先小小的咬一口确认酸甜,再决定是否大口吃下,但喝柿子水时,完全不用有所顾忌,酸柿子浸出的糖水酸中带甜,甜柿子浸出的糖水甜中带酸,怎么喝都好喝,不用试探,大口喝下就对了。
西红柿和白砂糖,这是多么美妙的绝配。
夏沛舔舔嘴唇,因为把碗里的柿子水一口气都喝光了,觉得不好意思,伸手挠挠头发,抿着嘴笑了笑。
刘妈妈和婶婶去赶集了,夏沛从学校听刘文博讲过集市的热闹景象,十分好奇,推着刘文博出门,让他带自己去玩玩。
“我给你说的是过年的集市的景象,现在是夏天,大家都上班,再说太热了,去的人不多的。”
“去看看,我请你,吃啥都行。”夏沛边说边推车,让刘文博坐后面指路。
已经快中午了,集市上人也不多,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各个摊位的老板们也躺在摇椅上,躲在遮阴伞下打盹。集市很大,从大路边下去,一整个树林都是集市的区域,一排排树下立着水泥筑的台子,一片片区域按老规矩划分,每隔五天一个集,来了找到自己原来的位子出摊,时间久了,大家都相互熟悉,买不买东西也都会点个头打个照面。
头顶就是毒辣的太阳,阳光照得眼睛眯成细缝,刘文博坐在后座,靠着夏沛背上挡光,晒得头皮发烫,胳膊跟烙熟了一样滚烫,刘文博问夏沛:“大哥,你热不热不要紧,我的车要中暑了,咱能骑到前面卖冰的地方,咱歇歇嘛,你怎么这么大的瘾。”
“行,我买了散子,你吃吗?”夏沛一只手递给刘文博,刘文博疑惑的回想一路上的情况,这是什么时候买的,自己怎么不知道。
“馓子,不是散子。”刘文博接过袋子,馓子,脆果,炸串卷煎饼,地瓜干,油炸的夹心藕片还有萝卜丸子。夏沛什么时候买的,自己就靠着夏沛的背上迷糊了几分钟,夏沛几乎买了半个集市的小吃。
穿过长长的服饰区,菜市调料区,再穿过腥味的生鲜区,刘文博指挥着夏沛将车停到树下,带他去吃饭。
在集市最北边靠近河岸的地方,是卖汤饭的地方,夏沛跟在刘文博后面溜达,虽然是在树荫下,但一个摊位一口大锅,从锅底升腾的热浪烤的空气都不停的翻滚,看远处还能看到地面升起的热气。
夏沛停在油煎包的摊位前,看老板把包好的包子一个个紧密的排列在鏊子上,油刺啦刺啦的响,夏沛目不转睛的看着老板熟练的在小包子上撒油,拿着铲子铲掉底下脆脆的黄边,一排一排的翻个。
“叔,还有多长时间?”刘文博转头看不见夏沛,赶紧倒回去,走到夏沛身边,替夏沛问一句什么时候出锅。
“快嘞,五分钟。过来坐这儿等会吧。”
老板掀开锅盖,油煎包底下已经变成金黄,老板拿着水壶浇在包子上,发出滋啦的声音,声音挠着夏沛的耳朵,忍不住咽了口水,有个男人拿着缸子走过来问好了吗?好的话弄五块钱的放进缸子里。
老板盖上锅盖,看了下挂在树下的表,对在棚里等着的小哥两说:“小伙子,在过三四分钟就好。”
可能是中午没人,老板急的慌,等待的时候拿出磨牙的南瓜子,递给哥两一把,和他们说说话。
“你们是哥两。”
“嗯。”刘文博点点头。
“谁是哥哥?”
“你猜猜。”
“你是哥哥,他是弟弟。”老板指着刘文博说他是哥哥。
“为什么?”
“你长得像哥哥,是哥哥吗?”老板开心的以为自己猜对了,继续说:“你两鼻子和嘴巴都长得很像,鼻子高高的,眼睛也大,一看就能看出来。”
夏沛瞅着锅,跟着刘文博一块笑。老板过去掀开锅盖,一阵升腾的白气往上升,消失在油煎包上空。白嫩的外皮,金黄焦脆的包子底,弥散在棚内鲜嫩的肉香,刘文博舀起一盘咸菜,加入醋,辣椒油,胡椒粉,蘸着小包子,两口一个。
“我了个去,这比学校里卖的好吃多了。”夏沛竖起拇指夸赞,好吃的直想翻白眼。
“学校才放多少馅料,这里放得料都是自家种的,当然好吃。”刘文博小时候经常吃,早就熟悉了这种味道,人总是钟爱小时候熟悉的味道,无论长到多大,都很难改变。
“他们用什么油,我这是自己家里的油,俺家门口摘的白菜茄子,都是自己种的,昨天刚摘的。”老板听到小孩子夸自己的油煎包,也在一旁自己夸起自己。
“老二。”刘文博听到妈妈的声音,抬头看,妈妈正抱着袋子坐在婶婶的电动车座上。
“领他出来逛逛集市。”刘文博拿夏沛出来挡话。
刘妈妈看刘文博吃油煎包,自己也下车买点包子吃,“都是恁的?”老板指着两个小孩问。
“哎,都是。”刘妈妈笑呵呵的答应到,遇到陌生的人问话,解释起来也麻烦,大家也都养成习惯,顺着问话的人,点头默认就行了。
“恁家可真行来,出两个大学生。以后光等着享福就行了。”
“享什么福享福,不气人就行了。”刘妈妈拿着包子
吃摘下,来的柿子时,因为不知道味道如何,还要先小小的咬一口确认酸甜,再决定是否大口吃下,但喝柿子水时,完全不用有所顾忌,酸柿子浸出的糖水酸中带甜,甜柿子浸出的糖水甜中带酸,怎么喝都好喝,不用试探,大口喝下就对了。
西红柿和白砂糖,这是多么美妙的绝配。
夏沛舔舔嘴唇,因为把碗里的柿子水一口气都喝光了,觉得不好意思,伸手挠挠头发,抿着嘴笑了笑。
刘妈妈和婶婶去赶集了,夏沛从学校听刘文博讲过集市的热闹景象,十分好奇,推着刘文博出门,让他带自己去玩玩。
“我给你说的是过年的集市的景象,现在是夏天,大家都上班,再说太热了,去的人不多的。”
“去看看,我请你,吃啥都行。”夏沛边说边推车,让刘文博坐后面指路。
已经快中午了,集市上人也不多,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各个摊位的老板们也躺在摇椅上,躲在遮阴伞下打盹。集市很大,从大路边下去,一整个树林都是集市的区域,一排排树下立着水泥筑的台子,一片片区域按老规矩划分,每隔五天一个集,来了找到自己原来的位子出摊,时间久了,大家都相互熟悉,买不买东西也都会点个头打个照面。
头顶就是毒辣的太阳,阳光照得眼睛眯成细缝,刘文博坐在后座,靠着夏沛背上挡光,晒得头皮发烫,胳膊跟烙熟了一样滚烫,刘文博问夏沛:“大哥,你热不热不要紧,我的车要中暑了,咱能骑到前面卖冰的地方,咱歇歇嘛,你怎么这么大的瘾。”
“行,我买了散子,你吃吗?”夏沛一只手递给刘文博,刘文博疑惑的回想一路上的情况,这是什么时候买的,自己怎么不知道。
“馓子,不是散子。”刘文博接过袋子,馓子,脆果,炸串卷煎饼,地瓜干,油炸的夹心藕片还有萝卜丸子。夏沛什么时候买的,自己就靠着夏沛的背上迷糊了几分钟,夏沛几乎买了半个集市的小吃。
穿过长长的服饰区,菜市调料区,再穿过腥味的生鲜区,刘文博指挥着夏沛将车停到树下,带他去吃饭。
在集市最北边靠近河岸的地方,是卖汤饭的地方,夏沛跟在刘文博后面溜达,虽然是在树荫下,但一个摊位一口大锅,从锅底升腾的热浪烤的空气都不停的翻滚,看远处还能看到地面升起的热气。
夏沛停在油煎包的摊位前,看老板把包好的包子一个个紧密的排列在鏊子上,油刺啦刺啦的响,夏沛目不转睛的看着老板熟练的在小包子上撒油,拿着铲子铲掉底下脆脆的黄边,一排一排的翻个。
“叔,还有多长时间?”刘文博转头看不见夏沛,赶紧倒回去,走到夏沛身边,替夏沛问一句什么时候出锅。
“快嘞,五分钟。过来坐这儿等会吧。”
老板掀开锅盖,油煎包底下已经变成金黄,老板拿着水壶浇在包子上,发出滋啦的声音,声音挠着夏沛的耳朵,忍不住咽了口水,有个男人拿着缸子走过来问好了吗?好的话弄五块钱的放进缸子里。
老板盖上锅盖,看了下挂在树下的表,对在棚里等着的小哥两说:“小伙子,在过三四分钟就好。”
可能是中午没人,老板急的慌,等待的时候拿出磨牙的南瓜子,递给哥两一把,和他们说说话。
“你们是哥两。”
“嗯。”刘文博点点头。
“谁是哥哥?”
“你猜猜。”
“你是哥哥,他是弟弟。”老板指着刘文博说他是哥哥。
“为什么?”
“你长得像哥哥,是哥哥吗?”老板开心的以为自己猜对了,继续说:“你两鼻子和嘴巴都长得很像,鼻子高高的,眼睛也大,一看就能看出来。”
夏沛瞅着锅,跟着刘文博一块笑。老板过去掀开锅盖,一阵升腾的白气往上升,消失在油煎包上空。白嫩的外皮,金黄焦脆的包子底,弥散在棚内鲜嫩的肉香,刘文博舀起一盘咸菜,加入醋,辣椒油,胡椒粉,蘸着小包子,两口一个。
“我了个去,这比学校里卖的好吃多了。”夏沛竖起拇指夸赞,好吃的直想翻白眼。
“学校才放多少馅料,这里放得料都是自家种的,当然好吃。”刘文博小时候经常吃,早就熟悉了这种味道,人总是钟爱小时候熟悉的味道,无论长到多大,都很难改变。
“他们用什么油,我这是自己家里的油,俺家门口摘的白菜茄子,都是自己种的,昨天刚摘的。”老板听到小孩子夸自己的油煎包,也在一旁自己夸起自己。
“老二。”刘文博听到妈妈的声音,抬头看,妈妈正抱着袋子坐在婶婶的电动车座上。
“领他出来逛逛集市。”刘文博拿夏沛出来挡话。
刘妈妈看刘文博吃油煎包,自己也下车买点包子吃,“都是恁的?”老板指着两个小孩问。
“哎,都是。”刘妈妈笑呵呵的答应到,遇到陌生的人问话,解释起来也麻烦,大家也都养成习惯,顺着问话的人,点头默认就行了。
“恁家可真行来,出两个大学生。以后光等着享福就行了。”
“享什么福享福,不气人就行了。”刘妈妈拿着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