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烟,翻了一块话梅糖咂吧。
又酸又甜。
小时候他想吃糖,但不好意思说,也不知道跟谁说。后来在街上打架被小九爷看上了,头一顿请他吃的地锅鸡。一大盆铁锅小公鸡,底儿深全是肉,锅边饼子炕得焦脆,很香。
张青自己吃了一盆,小九爷就吃了一个鸡头,嗦啰半天,剩下啥也没捞着。
吃完饭,张青大言不惭地说,给我钱。
小九爷给他一脑瓜子“小子吃我的,还想要钱!你看我像钱吗!”
但末了还掏了最后两块钱给他。
张青买了一罐糖,水果糖,椰子糖,高粱怡,棒棒糖…
每次他吃糖,空洞的表情都有所缓解,神情甚至勉强算的上温和。
“青哥,你看着挺高兴”身边人都这么说。
但这是他自己买的糖,不是九爷给的。
九爷的糖给别人吃了。
在没分家之前,张青在水明月看场子。小小年纪,一身戾气。长得再漂亮,也没人误会过他的身份。
他喜欢看人打架,学习经验是他进步如此快的秘诀。
所以张青第一次进店跟那人厮打的时候,他一直在走廊尽头看着。
这个人看似乱用蛮力,实则尽讨巧。这是他给出的评价。
直到他被一群人打倒,他才冲上去了结。
再次见到他就是在店里了。
变了,却又没变。张青只懂打架,不懂看人。
隐约觉得这个人很熟悉,像极了曾经的九爷——那声枪响之前的九爷。于是就不由自主想对人家好,虽然他的努力就在——不冷漠。能让他主动找话就算是拼命了。
此时的太阳,再意思意思也该撤了,因此大手一挥,一笔蓝一桶紫外加刮片夕阳红。天地尽显浓墨重彩之美。
杨功城从办公室接完电话出来抽烟,新建的楼,外面都是蓝色玻璃卡窗。虽然现在看是挺土,那个年代兴这玩意儿,不知道是不是受巴黎圣母院的七彩琉璃窗的启发。那时候刚回国设计师都挺有艺术追求的,哪像现在,开发商说啥就是啥,一点主见不能有。
光透过蓝色玻璃打在杨功城身上,手里拿着烟也不抽,不知道寻思啥呢,表情严肃整得有点耶稣基督。
他掐了烟,下楼开车。
不知不觉又晃悠到三元巷周围。小吃还挺多,傍晚刚出摊。
以前有一朋友,为了戒酒,天天来这买米酒喝。
杨功城说“你糊弄傻子呢?”
那人笑起来如同明星,“你懂个锤子!我这是循序渐进,缓冲期懂不懂”
他死的时候,杨功城从青岛赶回来,看到的最后一幕——他被那个叫他戒酒的人一枪打死。白色脑浆崩了两三米。场面只要见过的,一辈子都难忘。
看半天,杨功城就要了两碗桂花酿。老板娘都没空搭理,让他自己盛。
“碗吃完送回来啊!”
他端着两碗桂花香,钻进幽深的巷子里。
张青果然还躺在那,好像这段时间从未离开过。
张青睁开眼看着他,意为“你来啦”
杨功城递给他一碗,两人端着呲溜。
“这个太甜了吧”
张青没说话,想想又说“还行”
桂花真香啊,深秋了。
张青终于穿上长裤,厚厚的外套空落落的。
杨功城说,“你们晚上…都弄好了?”
张青没停勺子,“嗯。”吃得哼哧哼哧。
杨功城看着他鼻尖微微出汗,在最后一点紫橙夕光中熠熠闪烁,心里也跟着忽明忽暗。
赶紧扭头看地上,有块话梅糖纸丢在那,一联想,不知怎么又酸到心里去了。
操!合着老子这心跟棉裤腰似的呗,松垮松垮的不成形。
张青吃完了,呼出一口热滚滚的桂花气。
“你们呢?”
听他跟问他吃饭没有一样随意的口气,杨功城反倒心里跟卸下重担一般。
轻松极了,语气轻快地反常“必须的嘛!”
两人恰好对视,都在认真审视对方,仿佛在确认什么。
杨功城先笑了。大拇指擦掉张青下巴滴的汤。
“瞅啥瞅啊?爱上哥啦?”
张青说“嗯”,黑亮的眼睛通透无比,谁在虔诚,谁在心虚,都镜子似的一清二楚。
杨功城一惊,拍裤子闪到旁边掏烟去。
话一出张青也惊了,跳起来插兜,低头踢糖纸。
一秒钟功夫,两人背对背,离个三米远。
打火机哒哒按半天声响,才冒出第一缕烟。
糖纸跟长地上似的,脚尖都把旁边踢出个小土堆了,糖纸也没挪窝。
“害~秋老虎挺热哈……”
“嗯!”
时间过得真慢啊……两人终于脸上冷一点。
“内什么,我走了啊……碗我也带走了”
“好”
晚上码头要从大兴安岭运来一批木材。
这是船上面的清单,船下是从中俄边境偷渡来的枪支弹药。延边那里,还是杨功城亲自去置办的点挑的人,专门负责收东西,这玩意儿不可能大规模购买,全靠一点一点跟老毛子杀价在冰面上攒出来。
这是三年的所有东西,今天一船全拉回来。
双方都心知肚明晚上的事,谁抢到,谁就是东陵未来说一不二的人。
杨功城又气又无奈,合着都照老子东西霍霍呗……搞完闺女搞儿子……
正好开车在路上遇到余朝,车窗摇下来“去
又酸又甜。
小时候他想吃糖,但不好意思说,也不知道跟谁说。后来在街上打架被小九爷看上了,头一顿请他吃的地锅鸡。一大盆铁锅小公鸡,底儿深全是肉,锅边饼子炕得焦脆,很香。
张青自己吃了一盆,小九爷就吃了一个鸡头,嗦啰半天,剩下啥也没捞着。
吃完饭,张青大言不惭地说,给我钱。
小九爷给他一脑瓜子“小子吃我的,还想要钱!你看我像钱吗!”
但末了还掏了最后两块钱给他。
张青买了一罐糖,水果糖,椰子糖,高粱怡,棒棒糖…
每次他吃糖,空洞的表情都有所缓解,神情甚至勉强算的上温和。
“青哥,你看着挺高兴”身边人都这么说。
但这是他自己买的糖,不是九爷给的。
九爷的糖给别人吃了。
在没分家之前,张青在水明月看场子。小小年纪,一身戾气。长得再漂亮,也没人误会过他的身份。
他喜欢看人打架,学习经验是他进步如此快的秘诀。
所以张青第一次进店跟那人厮打的时候,他一直在走廊尽头看着。
这个人看似乱用蛮力,实则尽讨巧。这是他给出的评价。
直到他被一群人打倒,他才冲上去了结。
再次见到他就是在店里了。
变了,却又没变。张青只懂打架,不懂看人。
隐约觉得这个人很熟悉,像极了曾经的九爷——那声枪响之前的九爷。于是就不由自主想对人家好,虽然他的努力就在——不冷漠。能让他主动找话就算是拼命了。
此时的太阳,再意思意思也该撤了,因此大手一挥,一笔蓝一桶紫外加刮片夕阳红。天地尽显浓墨重彩之美。
杨功城从办公室接完电话出来抽烟,新建的楼,外面都是蓝色玻璃卡窗。虽然现在看是挺土,那个年代兴这玩意儿,不知道是不是受巴黎圣母院的七彩琉璃窗的启发。那时候刚回国设计师都挺有艺术追求的,哪像现在,开发商说啥就是啥,一点主见不能有。
光透过蓝色玻璃打在杨功城身上,手里拿着烟也不抽,不知道寻思啥呢,表情严肃整得有点耶稣基督。
他掐了烟,下楼开车。
不知不觉又晃悠到三元巷周围。小吃还挺多,傍晚刚出摊。
以前有一朋友,为了戒酒,天天来这买米酒喝。
杨功城说“你糊弄傻子呢?”
那人笑起来如同明星,“你懂个锤子!我这是循序渐进,缓冲期懂不懂”
他死的时候,杨功城从青岛赶回来,看到的最后一幕——他被那个叫他戒酒的人一枪打死。白色脑浆崩了两三米。场面只要见过的,一辈子都难忘。
看半天,杨功城就要了两碗桂花酿。老板娘都没空搭理,让他自己盛。
“碗吃完送回来啊!”
他端着两碗桂花香,钻进幽深的巷子里。
张青果然还躺在那,好像这段时间从未离开过。
张青睁开眼看着他,意为“你来啦”
杨功城递给他一碗,两人端着呲溜。
“这个太甜了吧”
张青没说话,想想又说“还行”
桂花真香啊,深秋了。
张青终于穿上长裤,厚厚的外套空落落的。
杨功城说,“你们晚上…都弄好了?”
张青没停勺子,“嗯。”吃得哼哧哼哧。
杨功城看着他鼻尖微微出汗,在最后一点紫橙夕光中熠熠闪烁,心里也跟着忽明忽暗。
赶紧扭头看地上,有块话梅糖纸丢在那,一联想,不知怎么又酸到心里去了。
操!合着老子这心跟棉裤腰似的呗,松垮松垮的不成形。
张青吃完了,呼出一口热滚滚的桂花气。
“你们呢?”
听他跟问他吃饭没有一样随意的口气,杨功城反倒心里跟卸下重担一般。
轻松极了,语气轻快地反常“必须的嘛!”
两人恰好对视,都在认真审视对方,仿佛在确认什么。
杨功城先笑了。大拇指擦掉张青下巴滴的汤。
“瞅啥瞅啊?爱上哥啦?”
张青说“嗯”,黑亮的眼睛通透无比,谁在虔诚,谁在心虚,都镜子似的一清二楚。
杨功城一惊,拍裤子闪到旁边掏烟去。
话一出张青也惊了,跳起来插兜,低头踢糖纸。
一秒钟功夫,两人背对背,离个三米远。
打火机哒哒按半天声响,才冒出第一缕烟。
糖纸跟长地上似的,脚尖都把旁边踢出个小土堆了,糖纸也没挪窝。
“害~秋老虎挺热哈……”
“嗯!”
时间过得真慢啊……两人终于脸上冷一点。
“内什么,我走了啊……碗我也带走了”
“好”
晚上码头要从大兴安岭运来一批木材。
这是船上面的清单,船下是从中俄边境偷渡来的枪支弹药。延边那里,还是杨功城亲自去置办的点挑的人,专门负责收东西,这玩意儿不可能大规模购买,全靠一点一点跟老毛子杀价在冰面上攒出来。
这是三年的所有东西,今天一船全拉回来。
双方都心知肚明晚上的事,谁抢到,谁就是东陵未来说一不二的人。
杨功城又气又无奈,合着都照老子东西霍霍呗……搞完闺女搞儿子……
正好开车在路上遇到余朝,车窗摇下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