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手握拂尘长身玉立的样子,前者心愧,后者心慌。
李泌静静站在他身后,折落几枝无名野花收在怀中,淡淡地说:“上元节那日,我见你多有接近檀棋,她亦有所倾心,你们争执无非就在于‘真心’二字,”李泌一双琉璃瞳看向张小敬的眼底,“她既属意于你,我就只问你一句:你究竟待她何意?”
张小敬瞪着眼,似是才听懂李泌的意思,脸上有些茫然:“你...那日究竟听了多少?”他与檀棋争论的焦点不是在于檀棋恨他肖想李泌吗?何事成了他与檀棋之间...
李泌以为张小敬仍在摇摆,忍不住皱起眉头:“不论我听去了多少,总之,我只想问你这一句,你的为人我心中有数,若你真心待她,我可做主。”
“不是,慢着...”张小敬拍拍脑门,想把症结拎出来细说,却听几步远的大路上有一串急促的马蹄声,还有人在高声喊着“李道长”。
李泌和张小敬对视一眼,急急跑出去,来人是落脚客栈里的小二,看见张李二人的的时候,腿脚一滑,竟从马背上滚下来,脸上青青紫紫,涕泪交错。李泌抢了几步上去把人扶起来,安慰道:“在下李泌,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那小二紧紧拽住李泌的衣袖,脸色发白,哭得不成调:“道...道长!快、快快随我下山!今日小店才开门,那群悍匪便冲了进来,又打又砸...”小二抽了个响亮的哭嗝,显然是被吓得不清,“非说要找您寻仇...如今怕是还在店里坐着,拘着我那东家...求求道长救我们一命吧!求求道长了求求道长...”
那客栈离这里不近,若是今晨便来了群匪,现在日中刚过,小二怕不是策马疾行了两个多时辰。李泌同张小敬换了一下眼神,后者眉毛一立,将小二从地上捞起来,对着李泌说道:“我随他去,是我惹下的麻烦,必不连累你。”说完带着小二上马,拉起缰绳猛掉了个头。
李泌紧蹙着眉:“当日是我应下的,理应我也...”
“小狐狸,你且好好守着道观,你还想拿着拂尘去打架吗?”张小敬笑笑,“料理贼人我一人足矣。”李泌急拉住缰绳:“若是来寻仇,定是有备而来,双拳难敌四手,你再彪悍也斗不过群匪,我立刻修书一封让檀棋送去官衙,你拖延些时间,千万小心!”
“有李司丞关心,性命无虞!”张小敬笑起来,心头一暖,扯起缰绳速速去了。
李泌丢了怀里的花草,跑回观内,飞速写下一封书信,盖上私印。他在太子身边多年,长安官场皆有耳闻,华山就在长安附近,所辖的县令也应当认识他。李泌唤檀棋进来,沉声道:“速将这封信送往临近府衙,告诉他们有悍匪来犯。”檀棋心明眼亮,不消李泌多说便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接了信就匆匆下山。
李泌独坐观中,手下唯二可用的人皆被他派了出去,只剩他一人坐阵,像极了在靖安司时运筹帷幄,可如今他能做的也只有惩治悍匪了。李泌呼出一口气,起身去找地图,他依稀记得当时姚汝能曾说,附近有宵小割据一方,想来那些强盗不过是趁火打劫,真正危险的是那些想要自立为王的逆贼。
思及至此,李泌不觉眉头紧锁。大唐看似繁荣昌盛,实则危机四伏,宫中声色犬马,夜夜笙歌,宫外却流民汲汲,人地不均,圣人只听得见琴瑟笙箫,听不见人间疾苦,而藩镇兵力渐涨,贵人早已隐感不安...李泌越想心里越是沉重,恨不得此刻就飞回长安投身变法。
就在此时,窗外忽然飞进一只灰羽信鸽,李泌一眼就看见了鸽子腿上绑了个信筒,解下一看,细竹筒上赫然刻着一朵莲花。
第十一章 11 寒风不止
时至亥时,张小敬与檀棋才回到观中,李泌上下打量一番,两人皆是风尘仆仆,张小敬的外衫上还有几个刀口。李泌一蹙眉:“如何?”
檀棋略略喘了口气回道:“檀棋带公子书信往昌平府衙请求驰援,赶到时张小敬正与贼匪厮打,”檀棋看了眼张小敬身上的破衣烂衫,“那些贼匪一看官兵到了,便急急退去,只是没能抓住匪首。”
李泌点点头:“可受伤了?”
“未曾。”檀棋微笑,摇摇头。一旁的张小敬也说道:“不过是被刀割破了衣衫,并无大碍,”说完大大咧咧地扯了个蒲团在李泌桌前坐下,指着栖在梁顶的一只灰羽信鸽问道,“打哪儿来的?”
檀棋顺着望上去,心里一跳:“难道是贵人...”李泌从袖中掏出一管信筒给檀棋,复又阖上眼不知在想些什么。细竹管上纹着一朵精巧的莲花,檀棋认得,这是贵人与公子相约的纹样,那时姚汝能去大理寺探了李泌,回来给檀棋传信就说过,长安与华山不在咫尺,若逢突变以飞鸽代传,否则轻易不用。
檀棋倒出一小卷信纸,上有两行小字——“寒风不止,欲折葶苈”。张小敬抢过来看,也是神色一凛:“都已经躲进山里了,那个老匹夫还不放过你?”信中说寒风未止暗代林九郎上元节后的反扑仍未罢休,而这次恐怕要趁李泌手无寸铁、人手罕缺时让他命陨葶苈观,“你想如何?”
李泌眼观鼻鼻观心,双手掐诀沉声道:“你们可知那群匪徒所在何处?叫什么?”檀棋想了想:“店家说他们就在华山往西北十多里,自称‘安山帮’,打着平抚乡里的幌子,行不义之事,为首
李泌静静站在他身后,折落几枝无名野花收在怀中,淡淡地说:“上元节那日,我见你多有接近檀棋,她亦有所倾心,你们争执无非就在于‘真心’二字,”李泌一双琉璃瞳看向张小敬的眼底,“她既属意于你,我就只问你一句:你究竟待她何意?”
张小敬瞪着眼,似是才听懂李泌的意思,脸上有些茫然:“你...那日究竟听了多少?”他与檀棋争论的焦点不是在于檀棋恨他肖想李泌吗?何事成了他与檀棋之间...
李泌以为张小敬仍在摇摆,忍不住皱起眉头:“不论我听去了多少,总之,我只想问你这一句,你的为人我心中有数,若你真心待她,我可做主。”
“不是,慢着...”张小敬拍拍脑门,想把症结拎出来细说,却听几步远的大路上有一串急促的马蹄声,还有人在高声喊着“李道长”。
李泌和张小敬对视一眼,急急跑出去,来人是落脚客栈里的小二,看见张李二人的的时候,腿脚一滑,竟从马背上滚下来,脸上青青紫紫,涕泪交错。李泌抢了几步上去把人扶起来,安慰道:“在下李泌,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那小二紧紧拽住李泌的衣袖,脸色发白,哭得不成调:“道...道长!快、快快随我下山!今日小店才开门,那群悍匪便冲了进来,又打又砸...”小二抽了个响亮的哭嗝,显然是被吓得不清,“非说要找您寻仇...如今怕是还在店里坐着,拘着我那东家...求求道长救我们一命吧!求求道长了求求道长...”
那客栈离这里不近,若是今晨便来了群匪,现在日中刚过,小二怕不是策马疾行了两个多时辰。李泌同张小敬换了一下眼神,后者眉毛一立,将小二从地上捞起来,对着李泌说道:“我随他去,是我惹下的麻烦,必不连累你。”说完带着小二上马,拉起缰绳猛掉了个头。
李泌紧蹙着眉:“当日是我应下的,理应我也...”
“小狐狸,你且好好守着道观,你还想拿着拂尘去打架吗?”张小敬笑笑,“料理贼人我一人足矣。”李泌急拉住缰绳:“若是来寻仇,定是有备而来,双拳难敌四手,你再彪悍也斗不过群匪,我立刻修书一封让檀棋送去官衙,你拖延些时间,千万小心!”
“有李司丞关心,性命无虞!”张小敬笑起来,心头一暖,扯起缰绳速速去了。
李泌丢了怀里的花草,跑回观内,飞速写下一封书信,盖上私印。他在太子身边多年,长安官场皆有耳闻,华山就在长安附近,所辖的县令也应当认识他。李泌唤檀棋进来,沉声道:“速将这封信送往临近府衙,告诉他们有悍匪来犯。”檀棋心明眼亮,不消李泌多说便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接了信就匆匆下山。
李泌独坐观中,手下唯二可用的人皆被他派了出去,只剩他一人坐阵,像极了在靖安司时运筹帷幄,可如今他能做的也只有惩治悍匪了。李泌呼出一口气,起身去找地图,他依稀记得当时姚汝能曾说,附近有宵小割据一方,想来那些强盗不过是趁火打劫,真正危险的是那些想要自立为王的逆贼。
思及至此,李泌不觉眉头紧锁。大唐看似繁荣昌盛,实则危机四伏,宫中声色犬马,夜夜笙歌,宫外却流民汲汲,人地不均,圣人只听得见琴瑟笙箫,听不见人间疾苦,而藩镇兵力渐涨,贵人早已隐感不安...李泌越想心里越是沉重,恨不得此刻就飞回长安投身变法。
就在此时,窗外忽然飞进一只灰羽信鸽,李泌一眼就看见了鸽子腿上绑了个信筒,解下一看,细竹筒上赫然刻着一朵莲花。
第十一章 11 寒风不止
时至亥时,张小敬与檀棋才回到观中,李泌上下打量一番,两人皆是风尘仆仆,张小敬的外衫上还有几个刀口。李泌一蹙眉:“如何?”
檀棋略略喘了口气回道:“檀棋带公子书信往昌平府衙请求驰援,赶到时张小敬正与贼匪厮打,”檀棋看了眼张小敬身上的破衣烂衫,“那些贼匪一看官兵到了,便急急退去,只是没能抓住匪首。”
李泌点点头:“可受伤了?”
“未曾。”檀棋微笑,摇摇头。一旁的张小敬也说道:“不过是被刀割破了衣衫,并无大碍,”说完大大咧咧地扯了个蒲团在李泌桌前坐下,指着栖在梁顶的一只灰羽信鸽问道,“打哪儿来的?”
檀棋顺着望上去,心里一跳:“难道是贵人...”李泌从袖中掏出一管信筒给檀棋,复又阖上眼不知在想些什么。细竹管上纹着一朵精巧的莲花,檀棋认得,这是贵人与公子相约的纹样,那时姚汝能去大理寺探了李泌,回来给檀棋传信就说过,长安与华山不在咫尺,若逢突变以飞鸽代传,否则轻易不用。
檀棋倒出一小卷信纸,上有两行小字——“寒风不止,欲折葶苈”。张小敬抢过来看,也是神色一凛:“都已经躲进山里了,那个老匹夫还不放过你?”信中说寒风未止暗代林九郎上元节后的反扑仍未罢休,而这次恐怕要趁李泌手无寸铁、人手罕缺时让他命陨葶苈观,“你想如何?”
李泌眼观鼻鼻观心,双手掐诀沉声道:“你们可知那群匪徒所在何处?叫什么?”檀棋想了想:“店家说他们就在华山往西北十多里,自称‘安山帮’,打着平抚乡里的幌子,行不义之事,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