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0

现在根基稳了,该处理的,便要一一清算过去了。
  这头一个要针对的便是漕运,这漕运这几年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之前因为开通海运而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漕运便收敛了一些,待时间久了,便又故态复萌。
  这次因为实行商税新政而取缔很多关口,其中也涉及到漕运,这些人本应谨慎些,谁知他们此次不仅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的勾结各地地方官,私自增加漕运收费明目,强征暴敛。
  弄的漕运两岸的百姓苦不堪言,而又上告无门。
  这苏知意负责的云北县因是漕运的起点,自然便成了漕运司拉拢的重点对象。
  本来这苏知意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拉拢的人,但耐不住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最终苏知意被逼无奈,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谁知便这么倒霉的碰上了,这次钦差大臣巡查,着重调查漕运的事,把他们所犯之事都调查了一个一清二楚。
  漕运上的那些犯事的人都被捋了下来,和这些人有牵扯的地方官也都纷纷落马。
  这苏知意便倒霉的也被一起处理了。
  好在他牵扯的不是很深,还有转寰的余地,纪修然知道之后,便走通了路子,把他保了出来。
  但这样一来,虽然性命无忧,但他的仕途也便到头了。
  现在苏知意从刑部大牢一放出来,便听说是纪修然救了自己,只是稍微收拾了自己一下,便立马来到纪府谢恩了。
  纪修然缓步走进会客厅,便看到正坐在里面等候的苏知意。
  苏知意此时正有些拘谨的坐在会客厅,等着,当看到纪修然进来,便立即起身行礼。
  纪修然微微一顿,才抬起手,示意他免礼,才走到自己到座位上坐定,抬头细细打量这人。
  毕竟是经历了一番牢狱之灾,这才刚到中年的苏知意已是双鬓微霜。
  纪修然想到初见此人时,那时的中年得志的意气风发,现在已全然不见,剩下的便是满面的沧桑。
  看到他这幅模样,纪修然面露不忍的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苏知意面露羞愧的起身对着纪修然行了一个大礼,语带感激的说道:“鄙人一时心智不坚,行差就错,多亏纪大人不弃,救鄙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纪修然连忙示意他起身,面露惋惜的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知意此番能够逢凶化吉,自当珍惜,不可自毁。”
  苏知意听了纪修然的话,惨然一笑,说道:“苏某已是心灰意冷,只求回到故乡,守着父母,再不求其他。”
  纪修然听到他泄气的话,无奈的摇摇头,劝说道:“自不必如此,就算不再做官,还有很多事情可做,如知意有意,可到某的书院任教。”
  苏知意听了眼神一亮,随后又失意的拒绝道:“苏某一介戴罪之身,恐会连累大人的名声。”
  纪修然不甚在意的摆摆手,示意苏知意不用在意,还仔细的和他讲述了书院的不同之处,请他安心便是。
  苏知意听了纪修然的话,被他说服,顿时也不再顾虑,答应投奔青山书院。
  纪修然得到他肯定的答复,满意的点点头。
  虽然苏知意做官失败,但他学问是实打实的,而且还是进士出身,去了书院,也能提升书院整体的教学水平。
  这种双赢的事,何乐而不为。
  纪修然替青山书院收了一个有才人士,心情好的很。
  待送走苏知意之后,便独自坐在厅堂上,敛眉沉思起来。
  这次皇上派王成林巡查,看来是下定决心整治一番了。
  这第一个开刀的是漕运,不知这第二个是哪里。
  想了一会儿,便又放下,回到书房,忙活公务。
  这一段时间,各地的传回来的消息都很平和,商税司建立也很顺利,但就因为太顺利了,他总有些心神不安。
  很快,他的预感便成真了。
  大朝会上,待各部事务讨论完毕,便有一个年轻言官走出来,跪地开口道:“陛下,臣有本要参。”
  随意的靠坐在御座上的虞铣,微微挑了挑眉,淡淡的开口道:“准奏。”
  此人便朗声的说道:“臣要参商税司草菅人命,参户部侍郎纪钧御下不严。”
  此人话落,众人顿时哗然一片,这一段时间这商税新政可谓是朝中最瞩目的事,上下多少人盯着。
  看不惯的人大有人在,却没有人敢明面上提出什么质疑,毕竟这可是皇上钦定的事情。
  但这人便这么在朝会上大喇喇的说了出来,不可不让人佩服他的勇气。
  纪修然听是参他的,有些诧异的扬了扬眉,便定下心仔细的听着这人的上述。
  此人之所以会有此一奏,只因梁州方城县有一商户,交不出商税,而自缢身亡。
  纪修然听了,皱紧了眉头,这么大的消息,他之前却完全没有收到报告,这让他感觉有些不妙,心里不禁有些担忧。
  出了这么大的岔子,肯定是派往梁州的人那里出了问题,只是不知他们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既然没有及时的传出消息,必定是因为传不出来了,那么这人不是被控制住了,便是已经性命不保,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他不想见到的。
  他皱着眉思索了一番,看到这人说完,便恢复一片淡然的,缓缓从列队中走出来,行了一礼,语气平静的开口问道:“这位大人所述,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