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名。”
他慌忙跪下磕头:“谢小郎君赐名,小人从此便叫黄杨了。”
小郎君蹙眉:“别老跪来跪去的,我看着烦。”
他偷眼看看琵琶,见她示意自己站起来,便道:“是。”爬起身站直。
小郎君道:“我要写字,你去铺纸研墨,琵琶你出去罢,屋子里人多太烦。”
他连忙应了,小步快走到书桌前头,从纸匣里取了纸铺好,压上镇纸,又取砚滴望砚台里倒水,却没倒出来,眼睛凑在口上张望一眼,原来冻住了。他踌躇片刻,攥着砚滴凑到火盆前头慢慢烤了一会,待冰化了,望砚台里倒了些水,取墨条浓浓磨了一大摊墨,收好墨条,垂手道:“小郎君请。”
小郎君一直认真看他动作,见纸墨好了,走到书桌边坐定,顿了顿,道:“去书架上找钟繇的《宣示表》给我。”
黄杨依言过去那边架子上找了,捧过来。
小郎君点头:“你识字。”
黄杨不晓得为甚么对这个漂亮的小郎君很有几分亲近之意,也不害怕,爽快答道:“在府里现学的,不识得多少,我也只认得《宣示表》三个字,和‘钟’字,合一起,想便是小郎君要的字帖了,幸好没错。”
小郎君道:“我没看错,你果然很好。”便不再开口,展开帖子,默默临起来。
黄杨留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莫名其妙的一个脑洞,别问我中心思想立意啥的,不存在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是be be be!
没了
☆、2
听琵琶说,小郎君在夫人面前很是夸了他几句,夫人还叫琵琶带话,叫他好生伺候小郎君,黄杨很感激。
小郎君身边伺候的人极多,各样事情俱有分派,他只管伺候小郎君书房里的事情,便是伴读的书童。府里的西席每日过来讲课,完了还会留些作业,作业以外,小郎君还要写字画画,偶尔吹吹笛子弹弹琴甚么的,都是黄杨伺候。
但墙上挂着的那只黑檀中阮,小郎君一直不让他动,自己每日亲自擦拭,却从不弹奏。
小郎君高兴了还会教他写字,纤长白净的手指握着他的手,冰凉光滑。
伺候小郎君实在既轻松又舒服,刘府和外面根本便是两个世界,外面饿殍遍野,府中却安乐富足犹如仙境。他有时候甚至会恍惚一会,生怕自己这些日子都是在做梦。
冬至那天家宴,小郎君吃了几口酒,是琵琶扶着回来,琵琶要伺候他睡下,他却不依,进到书房,把琵琶关在门外,自己盯着墙上的中阮发呆。
黄杨小心翼翼道:“小郎君,可要取下来擦擦?”
小郎君摇头:“今天擦过了。”他揉揉鼻子,“今晚我在书房睡,你去铺床。”
黄杨吃了一惊,问道:“在书房睡?”书房里有张美人榻,竹子的,夏日里睡着很凉爽,冬日里太冷,就是有火盆也不能睡人,小郎君有了酒,真在这里睡,八成会坐下病来。
小郎君点头。
黄杨想了想,开门去找琵琶讨被褥,琵琶似乎半点不奇怪,开箱笼抱出几床厚厚的被褥,还有一张羊毛毡毯,粗粗看一眼,似乎刚好和那张美人榻一般大。
竟仿佛是专为冬日里歇在书房准备的。
黄杨压下心中的疑惑,抱着被褥毯子转回书房,铺好床,才回身,吓一跳,却见小郎君正站在身后。
高高的个子背着灯影,看不清脸。
小郎君道:“你也睡这里。”
黄杨又是吃了一惊:“那怎么行。”
“你不睡这里,晚上没人伺候我。”小郎君道。
黄杨笑道:“我睡地上好了。”
小郎君一把将黄杨推倒在榻上,道:“我叫你睡这里。”他跟着爬上床,伸手来解黄杨的衣衫,“脱衣服。”
黄杨慌了,捂住襟口,一颗心砰砰直跳:“小郎君……”
一句话没说完,小郎君已亲了上来,口唇之间还带着酒气。黄杨不敢大力抵抗,只能边躲避小郎君的亲吻,边小声哀求着:“小郎君使不得,小郎君……”
小郎君一声不吭,埋头解开黄杨的层层衣服,还要褪裤子,黄杨死命抓住裤腰不撒手,求道:“使不得啊小郎君,使不得。“
小郎君微微直起身,灯火从侧面照过来,将他面颊的轮廓勾勒得清清楚楚:“你不情愿么?”
黄杨鼓起勇气答道:“小人不情愿。”
小郎君点点头,从他身上起来:“你既不情愿,待我去禀过母亲,买个情愿的过来。说完追问道,“你是不情愿,对罢。”
黄杨内心挣扎许久,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小人不情愿。”
小郎君挥了挥手:“你出去,我要睡觉。”
黄杨裹好衣服,迷迷糊糊退了出去,关上门才想起来,今晚谁伺候小郎君?他想了想,整理好衣服,将腰带扎紧系了个死扣,蜷缩在门口蹲下来。
小郎君一晚睡得很踏实,早上琵琶进去伺候,出来时对黄杨道:“小郎君说不用你了,一会陈管事回来带你出去,领了这些日子的工钱,便走罢。”
这番话犹如一盆冰水泼下来,黄杨登时便傻了。他扑通一声跪下:“好姐姐,求你帮我说句话,别赶我走。”
在刘府可以吃饱饭,离开刘府,会饿死。他已经形成了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想到要离开这里
他慌忙跪下磕头:“谢小郎君赐名,小人从此便叫黄杨了。”
小郎君蹙眉:“别老跪来跪去的,我看着烦。”
他偷眼看看琵琶,见她示意自己站起来,便道:“是。”爬起身站直。
小郎君道:“我要写字,你去铺纸研墨,琵琶你出去罢,屋子里人多太烦。”
他连忙应了,小步快走到书桌前头,从纸匣里取了纸铺好,压上镇纸,又取砚滴望砚台里倒水,却没倒出来,眼睛凑在口上张望一眼,原来冻住了。他踌躇片刻,攥着砚滴凑到火盆前头慢慢烤了一会,待冰化了,望砚台里倒了些水,取墨条浓浓磨了一大摊墨,收好墨条,垂手道:“小郎君请。”
小郎君一直认真看他动作,见纸墨好了,走到书桌边坐定,顿了顿,道:“去书架上找钟繇的《宣示表》给我。”
黄杨依言过去那边架子上找了,捧过来。
小郎君点头:“你识字。”
黄杨不晓得为甚么对这个漂亮的小郎君很有几分亲近之意,也不害怕,爽快答道:“在府里现学的,不识得多少,我也只认得《宣示表》三个字,和‘钟’字,合一起,想便是小郎君要的字帖了,幸好没错。”
小郎君道:“我没看错,你果然很好。”便不再开口,展开帖子,默默临起来。
黄杨留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莫名其妙的一个脑洞,别问我中心思想立意啥的,不存在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是be be be!
没了
☆、2
听琵琶说,小郎君在夫人面前很是夸了他几句,夫人还叫琵琶带话,叫他好生伺候小郎君,黄杨很感激。
小郎君身边伺候的人极多,各样事情俱有分派,他只管伺候小郎君书房里的事情,便是伴读的书童。府里的西席每日过来讲课,完了还会留些作业,作业以外,小郎君还要写字画画,偶尔吹吹笛子弹弹琴甚么的,都是黄杨伺候。
但墙上挂着的那只黑檀中阮,小郎君一直不让他动,自己每日亲自擦拭,却从不弹奏。
小郎君高兴了还会教他写字,纤长白净的手指握着他的手,冰凉光滑。
伺候小郎君实在既轻松又舒服,刘府和外面根本便是两个世界,外面饿殍遍野,府中却安乐富足犹如仙境。他有时候甚至会恍惚一会,生怕自己这些日子都是在做梦。
冬至那天家宴,小郎君吃了几口酒,是琵琶扶着回来,琵琶要伺候他睡下,他却不依,进到书房,把琵琶关在门外,自己盯着墙上的中阮发呆。
黄杨小心翼翼道:“小郎君,可要取下来擦擦?”
小郎君摇头:“今天擦过了。”他揉揉鼻子,“今晚我在书房睡,你去铺床。”
黄杨吃了一惊,问道:“在书房睡?”书房里有张美人榻,竹子的,夏日里睡着很凉爽,冬日里太冷,就是有火盆也不能睡人,小郎君有了酒,真在这里睡,八成会坐下病来。
小郎君点头。
黄杨想了想,开门去找琵琶讨被褥,琵琶似乎半点不奇怪,开箱笼抱出几床厚厚的被褥,还有一张羊毛毡毯,粗粗看一眼,似乎刚好和那张美人榻一般大。
竟仿佛是专为冬日里歇在书房准备的。
黄杨压下心中的疑惑,抱着被褥毯子转回书房,铺好床,才回身,吓一跳,却见小郎君正站在身后。
高高的个子背着灯影,看不清脸。
小郎君道:“你也睡这里。”
黄杨又是吃了一惊:“那怎么行。”
“你不睡这里,晚上没人伺候我。”小郎君道。
黄杨笑道:“我睡地上好了。”
小郎君一把将黄杨推倒在榻上,道:“我叫你睡这里。”他跟着爬上床,伸手来解黄杨的衣衫,“脱衣服。”
黄杨慌了,捂住襟口,一颗心砰砰直跳:“小郎君……”
一句话没说完,小郎君已亲了上来,口唇之间还带着酒气。黄杨不敢大力抵抗,只能边躲避小郎君的亲吻,边小声哀求着:“小郎君使不得,小郎君……”
小郎君一声不吭,埋头解开黄杨的层层衣服,还要褪裤子,黄杨死命抓住裤腰不撒手,求道:“使不得啊小郎君,使不得。“
小郎君微微直起身,灯火从侧面照过来,将他面颊的轮廓勾勒得清清楚楚:“你不情愿么?”
黄杨鼓起勇气答道:“小人不情愿。”
小郎君点点头,从他身上起来:“你既不情愿,待我去禀过母亲,买个情愿的过来。说完追问道,“你是不情愿,对罢。”
黄杨内心挣扎许久,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小人不情愿。”
小郎君挥了挥手:“你出去,我要睡觉。”
黄杨裹好衣服,迷迷糊糊退了出去,关上门才想起来,今晚谁伺候小郎君?他想了想,整理好衣服,将腰带扎紧系了个死扣,蜷缩在门口蹲下来。
小郎君一晚睡得很踏实,早上琵琶进去伺候,出来时对黄杨道:“小郎君说不用你了,一会陈管事回来带你出去,领了这些日子的工钱,便走罢。”
这番话犹如一盆冰水泼下来,黄杨登时便傻了。他扑通一声跪下:“好姐姐,求你帮我说句话,别赶我走。”
在刘府可以吃饱饭,离开刘府,会饿死。他已经形成了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想到要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