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铺,他就像个饿慌的野狗般卷缩上去,只为嗅得那一抹梅香解馋。
然后,他再一次拂袖而去,你南昱,连我的背影都不配看到。
“此后,谁再敢提起玄冥君,杀无赦!”回到康都,南昱丢下了一句话,对那人人称颂世外高人,恨得入了骨。
这些时日,康都城并非风平浪静。
文帝驾崩之事果真没瞒住多久,好在是冬天,秘不发丧尸身也不至于腐臭。可后宫躁动,人人自危,奔走寻靠也甚是频繁,更有甚者化身送货小贩,潜入南宫轩府邸出谋献策,堂上也有人提出立储立长。
朝野上下异象横生,多方势力蠢蠢欲动。
摄政王南宫静在强压之下,只能亮出先帝遗照,当堂念出,才算平息了躁动人心。
北军宵小潜入京城作乱,亏得神院布防严密,未能得逞,皆是有惊无险,天圣之危总算安然度过。
回到康都城的南昱,不知道自己已经是皇储。
遗照白纸黑字,玉玺加持,说得清楚明白:皇四子南宫昱乃紫微坐命,天生帝相,文韬武略皆出色,堪当帝位,此乃人心所向,天命所归。
无一人置喙,早有人看到了势头,朝中形势一边倒,纷纷明哲立誓,一心拥戴新皇。
黑水河一站虽然大捷,也损伤无数,加上文帝新丧,不宜庆贺,举国上下披麻戴孝,为文帝南宫轼送葬。
没什么值得庆贺的,百废待兴,天下无主,要做的事还太多,肩上的胆子越压越重,早已由不得南昱愿是不愿,一开始便是如此。
料理完文帝后事,已是初春。
礼部已着手开始准备新皇登基事宜,南昱设身处地体味了一把文帝昔日念叨的“高处孤独”,坐拥天下的天子,才是世间最无奈之人。百姓视作头顶日月,夜里明灯,皇帝一角,饰演着天圣人心里的希望。
齐王妃桑荷执意不愿为后,能答应嫁给南昱已觉歉疚,就算南昱不喜欢女子,就算南昱为保全她母子名分娶她,鬼使神差之下与之成亲,作为齐王妃名正言顺生活在康都,已经足够。
立后兹事体大,要担的起母仪天下,负得起后宫之责,边丰荷心里没有这样的准备。
“嫂子,我知道为难了你。”南昱道:“若嫂子有心再嫁,南昱绝不阻拦,待孩子出生,你尽可择良人另栖他处。孩子我来养,将来也会继承大统,你过好自己的日子便好。”
“你明知我无心再嫁,又何必这样说。”边丰荷道:“我们本就是假夫妻,孩子能姓南宫,也算认祖归宗,我别无他求,算是对竹禾有了交代。我边丰荷此生,只有竹禾一个夫君,再无委身他人的可能。你既尊我一声嫂子,便听我一句劝,好好娶个良家女子,生下自己的孩子,你还这么年... ...”
“嫂子!”南昱苦笑着打断:“你既能为兄长守身如玉,我为何不可坚守本心,还是嫂子觉得,心里装着一个男子,并非正途?”
“你明知我不是那个意思。”边丰荷叹道。
“我知嫂子是为我好,若在普通人家,我也不会这般折腾。”南昱道:“如今我身不由己,就算你不做皇后,也会有人跻身进来,届时情况会更加复杂,掺杂诸多裙带利益不说,光是我不会有子嗣这一点,恐怕就很难过得去。嫂子,当是帮我,行吗?”
边丰荷沉吟许久,叹息道:“罢了!我来做你的挡箭之盾吧。”
—————————————————————————————
☆、新君
天圣元隆一年,南宫昱登了基,称武帝。同年,皇后桑荷诞下皇子,取名南宫熙,字忆禾。
失踪已久的南宫沛意外现身,性情大变,不仅不愿留在京城,还自请出世清修。南昱便准了他赴北境重建宗门,从此不问世事。
武帝勤政,治国有方,君臣一心,尤其是在商部的全力经营下,仅用一年光景,便恢复了盛世。
一朝天子一朝臣,原礼部尚书告老还乡,由李焕然取而代之。
宣邵入宫担任祭司。
七脚仍居神院,随侍明却左右。
明朗将南谷也管理得有声有色。邓夏晋升宿位,久荣不知怎的,竟开了阴眼,跟在全尤门下效力。
北境也初见起色,南宫沛执掌的宗门广纳弟子,充实虚位。
阿娜尔投奔了西原,位列毕宿。
世间秩序井然,一切又似回到当初,如南柯一梦,醒来时景色依旧,却物是人非。南昱心中的那个空洞,久填不满。
风之夕再未出现,也无音讯。
南昱与明却攀谈时,有意无意提及,可明却往往顾左右而言其他。
再次踏足翻云台时,满目疮痍,断壁残瓦上蛛网积尘。
时隔两年未见,宛若离了一世。
南昱常想,若是当时没有负气离开,痴缠到两看相厌,那此刻又会是何种情形?
他怎么会厌烦,他一生所求伴他左右。
会厌弃的,是风之夕。
彼时就算他不顾尊严死缠烂打,恐怕骄傲的风之夕也会寻到别的借口离去,再说他素来自负,来去又何须什么理由。
南昱回想起最后一次见他时,他瘸着一只腿,一介载煞凡身,入不了幽冥,会去何处?何年何月,才能重逢?
浮生若梦,跌宕二十三载,芸芸之众熙熙攘攘,金戈铁马来来去去,无一处在南昱心里留下痕迹。可关于风之夕
然后,他再一次拂袖而去,你南昱,连我的背影都不配看到。
“此后,谁再敢提起玄冥君,杀无赦!”回到康都,南昱丢下了一句话,对那人人称颂世外高人,恨得入了骨。
这些时日,康都城并非风平浪静。
文帝驾崩之事果真没瞒住多久,好在是冬天,秘不发丧尸身也不至于腐臭。可后宫躁动,人人自危,奔走寻靠也甚是频繁,更有甚者化身送货小贩,潜入南宫轩府邸出谋献策,堂上也有人提出立储立长。
朝野上下异象横生,多方势力蠢蠢欲动。
摄政王南宫静在强压之下,只能亮出先帝遗照,当堂念出,才算平息了躁动人心。
北军宵小潜入京城作乱,亏得神院布防严密,未能得逞,皆是有惊无险,天圣之危总算安然度过。
回到康都城的南昱,不知道自己已经是皇储。
遗照白纸黑字,玉玺加持,说得清楚明白:皇四子南宫昱乃紫微坐命,天生帝相,文韬武略皆出色,堪当帝位,此乃人心所向,天命所归。
无一人置喙,早有人看到了势头,朝中形势一边倒,纷纷明哲立誓,一心拥戴新皇。
黑水河一站虽然大捷,也损伤无数,加上文帝新丧,不宜庆贺,举国上下披麻戴孝,为文帝南宫轼送葬。
没什么值得庆贺的,百废待兴,天下无主,要做的事还太多,肩上的胆子越压越重,早已由不得南昱愿是不愿,一开始便是如此。
料理完文帝后事,已是初春。
礼部已着手开始准备新皇登基事宜,南昱设身处地体味了一把文帝昔日念叨的“高处孤独”,坐拥天下的天子,才是世间最无奈之人。百姓视作头顶日月,夜里明灯,皇帝一角,饰演着天圣人心里的希望。
齐王妃桑荷执意不愿为后,能答应嫁给南昱已觉歉疚,就算南昱不喜欢女子,就算南昱为保全她母子名分娶她,鬼使神差之下与之成亲,作为齐王妃名正言顺生活在康都,已经足够。
立后兹事体大,要担的起母仪天下,负得起后宫之责,边丰荷心里没有这样的准备。
“嫂子,我知道为难了你。”南昱道:“若嫂子有心再嫁,南昱绝不阻拦,待孩子出生,你尽可择良人另栖他处。孩子我来养,将来也会继承大统,你过好自己的日子便好。”
“你明知我无心再嫁,又何必这样说。”边丰荷道:“我们本就是假夫妻,孩子能姓南宫,也算认祖归宗,我别无他求,算是对竹禾有了交代。我边丰荷此生,只有竹禾一个夫君,再无委身他人的可能。你既尊我一声嫂子,便听我一句劝,好好娶个良家女子,生下自己的孩子,你还这么年... ...”
“嫂子!”南昱苦笑着打断:“你既能为兄长守身如玉,我为何不可坚守本心,还是嫂子觉得,心里装着一个男子,并非正途?”
“你明知我不是那个意思。”边丰荷叹道。
“我知嫂子是为我好,若在普通人家,我也不会这般折腾。”南昱道:“如今我身不由己,就算你不做皇后,也会有人跻身进来,届时情况会更加复杂,掺杂诸多裙带利益不说,光是我不会有子嗣这一点,恐怕就很难过得去。嫂子,当是帮我,行吗?”
边丰荷沉吟许久,叹息道:“罢了!我来做你的挡箭之盾吧。”
—————————————————————————————
☆、新君
天圣元隆一年,南宫昱登了基,称武帝。同年,皇后桑荷诞下皇子,取名南宫熙,字忆禾。
失踪已久的南宫沛意外现身,性情大变,不仅不愿留在京城,还自请出世清修。南昱便准了他赴北境重建宗门,从此不问世事。
武帝勤政,治国有方,君臣一心,尤其是在商部的全力经营下,仅用一年光景,便恢复了盛世。
一朝天子一朝臣,原礼部尚书告老还乡,由李焕然取而代之。
宣邵入宫担任祭司。
七脚仍居神院,随侍明却左右。
明朗将南谷也管理得有声有色。邓夏晋升宿位,久荣不知怎的,竟开了阴眼,跟在全尤门下效力。
北境也初见起色,南宫沛执掌的宗门广纳弟子,充实虚位。
阿娜尔投奔了西原,位列毕宿。
世间秩序井然,一切又似回到当初,如南柯一梦,醒来时景色依旧,却物是人非。南昱心中的那个空洞,久填不满。
风之夕再未出现,也无音讯。
南昱与明却攀谈时,有意无意提及,可明却往往顾左右而言其他。
再次踏足翻云台时,满目疮痍,断壁残瓦上蛛网积尘。
时隔两年未见,宛若离了一世。
南昱常想,若是当时没有负气离开,痴缠到两看相厌,那此刻又会是何种情形?
他怎么会厌烦,他一生所求伴他左右。
会厌弃的,是风之夕。
彼时就算他不顾尊严死缠烂打,恐怕骄傲的风之夕也会寻到别的借口离去,再说他素来自负,来去又何须什么理由。
南昱回想起最后一次见他时,他瘸着一只腿,一介载煞凡身,入不了幽冥,会去何处?何年何月,才能重逢?
浮生若梦,跌宕二十三载,芸芸之众熙熙攘攘,金戈铁马来来去去,无一处在南昱心里留下痕迹。可关于风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