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见泽跑来横滨找我吗?看来不解释清楚还是不行。加贺教授是木管乐方面的专家,主要教双簧管,有时也吹萨克斯,年轻时候组过业余的爵士乐团……”
“所以认识你父亲?”石冈插嘴道。
御手洗厌恶地皱皱眉,不置可否地说下去:“你对木管乐多少还有些了解吧?萨克斯的笛头和哨片很有讲究,至于双簧管,哨片更是比声带还重要的存在。这些都是消耗品,哨片是要经常更换的。东京有一家店可以买到原装的顶级哨片,是店主直接从法国订购的。那一家还有种类非常齐全的古典和爵士笛头,都是别处不容易买到的好东西。加贺教授以前经常光顾这家店,我也是很久以前在店里和他认识的,那时候我可不知道他和我父亲有过交集。”
“只不过你一报名字,他就知道了是吗?”石冈忍不住微笑。
御手洗装作没听见。
“后来他搬到北海道去了,但是偶尔回到关东时,还会去店里购买一些补充存货。上个月二十三号,据说他是来了东京,还曾经打电话回去,但从此音信全无。加贺夫人发现丈夫失踪以后,理所当然地先到东京来寻找,而一到东京,首要的目标当然是那家店。”
“他去过店里了吗?”
“店长说没有。但是二十三号我去过店里。”
“咦?”石冈眨了眨眼睛,然后想起御手洗确实有两天不在家,好像把吉他拿去购买的店里修理了。
“那么你看到他了?”石冈连忙问。
御手洗点点头,又摇摇头,最后说道:“加贺夫人正因为听说我那天也去过店里,才专程来横滨找我的,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当时我告诉她说没有,刚才看到月台上那个人,却勾起了我一点回忆。我好像曾经见到一个穿得很厚,像从北海道来的人出门时的背影,身高体型都和加贺教授很像。”
“你觉得那就是他?”
“我觉得那不是他。”
“为什么?”
“店长说他没有去过。店长和他是十几年的老朋友,应该不会看错。如果是店长看漏了,那至少说明他什么都没有买,只是进来一下便走人。他千里迢迢专程到东京来,然后什么都没有买?”
“也就是说那不是他,”石冈陷入了沉思,“可是你说那个人和他很像……”
“嗯。”御手洗脸上的表情很阴郁,“我在想——”
“什么?”
“你的古典文学还没有退化吧?是否记得俄狄浦斯的故事?”
石冈吓了一跳,不假思索地叫道:“不可能吧?”
御手洗自嘲地笑笑:“只是假设的一种。”
这一夜,石冈的梦枕在铁轨的双臂上摇荡,昏暗的隧道尽头处仿佛看见斯芬克斯灼热的双眼和神秘的微笑。
第四章
昭和38年春,东京都
这是有些久远的历史了,与石冈或御手洗完全无关,至少当时看起来是这样的。那时候石冈在山口县读中学,御手洗在旧金山。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晚,枝头冒出新芽时,很罕见地还有积雪未消融,空气凉而新鲜。多摩的一间医院里,初为人父的加贺助教从护士手中接过自己的第一个,后来也是唯一一个孩子。
这孩子周身不像其他新生儿那么红,显得有些苍白,哭声却极嘹亮。加贺助教的双眼在眼镜片后面闪动着泪花。
“为什么呢?”他像是对孩子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为什么每个生命开启的时候,都伴随着恸哭呢?这不是你的意愿,对不对?很抱歉,我让你来到这个世界,我会努力给你更好的人生,越久越好,直到你与这个世界和解的那一天。”
说着,他把婴儿举起来,给疲倦的妻子看。
“你瞧,他这么小,这么空白,好像一片新的雪地,我们要给他一个未来。”
妻子淡淡地笑了一下,伸手握住婴儿举在空气中的小手。
加贺辰己的成长过程,并不如加贺助教所承诺的那样美好,而他与这个世界的和解似乎迟迟没有到来。这中间自然有许多偶然的以及注定的原因,其中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加贺助教与加贺夫人在这件事情上从来没有达成一致。
加贺夫人对自己唯一的孩子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似乎她所有的感情都给予了自己在小说里创造的那些孩子。对此,加贺助教的态度是愤怒和无奈,但加贺辰己与自己的母亲之间,是有一种秘密谅解的。因为那些小说里的孩子,那些活泼的,内向的,欢乐的,阴郁的,五光十色的孩子,全部都是辰己的化身。
母亲和孩子,透过纸张和铅字相依偎。想说的话凝固下来,在某一时某一刻被镌刻,然后铺平,一点一点蜿蜒向前,像古老欧洲的石板路。
父亲和孩子的联系,则是教鞭。当辰己刚刚够钢琴凳的高度时,他就开始在父亲的督导下学习了。钢琴只是基础,父亲说,每一个学音乐的人必须先掌握钢琴。然后父亲把他带到大学的练习室,先是管乐部,然后是弦乐部,让他随便选。面对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各色乐器,还是小学生的辰己,插在校服短裤口袋里的小手默默地摩擦着指尖的茧子。他一句话都没有说。
后来的故事就很平常了。身为音乐系助教——后来升为副教授乃至教授——的父亲,不能接受唯一的儿子对音乐毫无兴趣的事实。他慎重地根据儿子的身体条件为他选择了小
“所以认识你父亲?”石冈插嘴道。
御手洗厌恶地皱皱眉,不置可否地说下去:“你对木管乐多少还有些了解吧?萨克斯的笛头和哨片很有讲究,至于双簧管,哨片更是比声带还重要的存在。这些都是消耗品,哨片是要经常更换的。东京有一家店可以买到原装的顶级哨片,是店主直接从法国订购的。那一家还有种类非常齐全的古典和爵士笛头,都是别处不容易买到的好东西。加贺教授以前经常光顾这家店,我也是很久以前在店里和他认识的,那时候我可不知道他和我父亲有过交集。”
“只不过你一报名字,他就知道了是吗?”石冈忍不住微笑。
御手洗装作没听见。
“后来他搬到北海道去了,但是偶尔回到关东时,还会去店里购买一些补充存货。上个月二十三号,据说他是来了东京,还曾经打电话回去,但从此音信全无。加贺夫人发现丈夫失踪以后,理所当然地先到东京来寻找,而一到东京,首要的目标当然是那家店。”
“他去过店里了吗?”
“店长说没有。但是二十三号我去过店里。”
“咦?”石冈眨了眨眼睛,然后想起御手洗确实有两天不在家,好像把吉他拿去购买的店里修理了。
“那么你看到他了?”石冈连忙问。
御手洗点点头,又摇摇头,最后说道:“加贺夫人正因为听说我那天也去过店里,才专程来横滨找我的,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当时我告诉她说没有,刚才看到月台上那个人,却勾起了我一点回忆。我好像曾经见到一个穿得很厚,像从北海道来的人出门时的背影,身高体型都和加贺教授很像。”
“你觉得那就是他?”
“我觉得那不是他。”
“为什么?”
“店长说他没有去过。店长和他是十几年的老朋友,应该不会看错。如果是店长看漏了,那至少说明他什么都没有买,只是进来一下便走人。他千里迢迢专程到东京来,然后什么都没有买?”
“也就是说那不是他,”石冈陷入了沉思,“可是你说那个人和他很像……”
“嗯。”御手洗脸上的表情很阴郁,“我在想——”
“什么?”
“你的古典文学还没有退化吧?是否记得俄狄浦斯的故事?”
石冈吓了一跳,不假思索地叫道:“不可能吧?”
御手洗自嘲地笑笑:“只是假设的一种。”
这一夜,石冈的梦枕在铁轨的双臂上摇荡,昏暗的隧道尽头处仿佛看见斯芬克斯灼热的双眼和神秘的微笑。
第四章
昭和38年春,东京都
这是有些久远的历史了,与石冈或御手洗完全无关,至少当时看起来是这样的。那时候石冈在山口县读中学,御手洗在旧金山。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晚,枝头冒出新芽时,很罕见地还有积雪未消融,空气凉而新鲜。多摩的一间医院里,初为人父的加贺助教从护士手中接过自己的第一个,后来也是唯一一个孩子。
这孩子周身不像其他新生儿那么红,显得有些苍白,哭声却极嘹亮。加贺助教的双眼在眼镜片后面闪动着泪花。
“为什么呢?”他像是对孩子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为什么每个生命开启的时候,都伴随着恸哭呢?这不是你的意愿,对不对?很抱歉,我让你来到这个世界,我会努力给你更好的人生,越久越好,直到你与这个世界和解的那一天。”
说着,他把婴儿举起来,给疲倦的妻子看。
“你瞧,他这么小,这么空白,好像一片新的雪地,我们要给他一个未来。”
妻子淡淡地笑了一下,伸手握住婴儿举在空气中的小手。
加贺辰己的成长过程,并不如加贺助教所承诺的那样美好,而他与这个世界的和解似乎迟迟没有到来。这中间自然有许多偶然的以及注定的原因,其中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加贺助教与加贺夫人在这件事情上从来没有达成一致。
加贺夫人对自己唯一的孩子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似乎她所有的感情都给予了自己在小说里创造的那些孩子。对此,加贺助教的态度是愤怒和无奈,但加贺辰己与自己的母亲之间,是有一种秘密谅解的。因为那些小说里的孩子,那些活泼的,内向的,欢乐的,阴郁的,五光十色的孩子,全部都是辰己的化身。
母亲和孩子,透过纸张和铅字相依偎。想说的话凝固下来,在某一时某一刻被镌刻,然后铺平,一点一点蜿蜒向前,像古老欧洲的石板路。
父亲和孩子的联系,则是教鞭。当辰己刚刚够钢琴凳的高度时,他就开始在父亲的督导下学习了。钢琴只是基础,父亲说,每一个学音乐的人必须先掌握钢琴。然后父亲把他带到大学的练习室,先是管乐部,然后是弦乐部,让他随便选。面对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各色乐器,还是小学生的辰己,插在校服短裤口袋里的小手默默地摩擦着指尖的茧子。他一句话都没有说。
后来的故事就很平常了。身为音乐系助教——后来升为副教授乃至教授——的父亲,不能接受唯一的儿子对音乐毫无兴趣的事实。他慎重地根据儿子的身体条件为他选择了小